新闻中心
绿水青山到底值多少钱?湖北这个平台给出答案
发布时间:2025-10-18
浏览次数:9

       大岩洞矿泉水水源地,藏在建始县长梁镇的太平峰。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3%,是恩施州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之一。权威检测发现,这里的泉水富含天然硒、锶等元素及锂、锌、钙、镁等多种有益矿物质,水质很独特。

       湖北腾胜饮料有限公司通过竞标,拿到了太平峰水源30年的采矿权,他们建设了3条全自动生产线,生产的瓶装水、大桶水等成了区域市场的抢手货。

       这,就是好生态资源带来的巨大价值。

       10月18日,湖北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这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一招,它通过市场化机制,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统统贴上“价签”,让更多好生态资源被人看到,实现它们的价值。

湖北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界面

用市场的手

把生态产品的价值挖出来

       环境权益交易,就是把环境容量、自然资源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很重要的“东西”变成可以买卖的商品。

       比如,大气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就像一个大“净化器”,能容纳一定量的污染物排放。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排放污染物,以前可能是政府直接规定排放多少,现在,就可以通过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来获取排放指标。

       环境权益交易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等。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针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排污权交易则是针对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放;用能权交易是对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进行管控的一种市场手段,比如企业如果能耗高,就需要去买用能权指标。

       我国十分重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强调要探索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实现路径。把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环境要素纳入市场化配置改革,支持各种市场交易行为,全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湖北的优势在哪里?

       湖北的实践经验很丰富——

       武汉是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中碳登)的所在地;湖北区域碳市场累计交易量和交易额位居全国第一;湖北排污权交易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湖北的生态底本很厚——

       奔涌的长江,横贯湖北1061公里;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2.45%,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累计创建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3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湖北宏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世敏介绍,湖北建设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就是想要搭建“舞台”,推动生态环境权益交易体制机制建设,用市场的办法,把生态产品的价值找出来,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一个平台完成所有交易

就像“淘宝”一样方便

       进入平台,可以看到绿色交易、绿色金融、绿色服务三个板块,共15项具体功能。企业只要注册一个账户,就能在平台上完成碳排放权、排污权、生态产品、固体废物等交易。

       在生态产品交易方面,一些地方已有线下尝试。保康县以前靠“卖石头”赚钱,现在大力搞生态修复,改成“卖风景”了,从欠着环境的“债”变成了拥有绿色的“资产”,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月山村将核算的水生态资源出让给企业后,村集体按净利润的1%分红……

       张世敏介绍,有了这个平台,林产品、水产品、农产品、草产品等生态资源,都能像“淘宝”一样参与线上交易。只要是与生态环境权益相关的业务需求,都能找得到相应的“服务窗口”,实现高效办理。

       在平台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已有一些地方“上架”自己的生态产品。比如,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的老母荒茶场、英山县石斛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等。买方看中某项产品后,可借助平台引入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核算,将原本难以估值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可量化的价值。

       除了买卖生态产品,还能开展绿色融资。企业发布融资需求后,平台根据评价标准对企业进行打分。银行调取打分结果后,就能发放相应的贷款。

       在绿色服务板块,还集聚碳资产管理、产品碳足迹、“双碳”数字化、绿色技术、绿色生活等服务,能全面满足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等需求。

生态产品交易模块

成熟一个、纳入一个

推动各类绿色要素上平台交易

       目前,湖北已制定了《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平台主要由一个门户、一个数据库和四个核心系统组成。下一步,湖北将按照“统一设计、分步到位”原则,实现平台功能的“三个拓展”——

       交易产品可拓展。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节奏,逐步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等功能纳入平台,切实推动各类绿色要素在平台实现交易。

       交易范围可拓展。锚定“立足湖北、依托武汉、服务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全国”定位,上线排污权跨省交易模块,逐步实现跨省区环境权益数据交互。

       交易平台可拓展。为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权益交易“一码登录、一屏统览、一站办理”,计划于2025年12月底上线手机APP,实现多领域数据互联互通。

       《方案》提出,2027年底,湖北将建成制度完善、产品丰富、市场活跃、平台功能完备的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2030年底,全面建成制度更加健全、市场丰富多元、服务体系完善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权益交易中心。

       从长远来看,建设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是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举措,有利于畅通供需两侧,激发市场活力,加速重构新的发展模式和增长动力,也是湖北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湖北履行生态大省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