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湖北日报》头版报道湖北碳排放交易试点区工作
发布时间:2013-11-18
浏览次数:5388

        2013年11月17日,《湖北日报》刊登了题为《全省首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区落户通山》的报道(详见当日报纸第1版)。

        报道指出,我省首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区落户通山,成为全国碳排放交易的开路先锋。

        11日,省碳排放交易中心与通山县政府在通山共同为碳排放交易试点县揭牌。通山有丰富的林地资源、丰富的沼气体系以及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全县有国有林场14个,占全县国土面积9.5%,林场温室气体年减排量约为17万吨,这些都是碳排放交易市场中的有效资源。

        碳排放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也就是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ERPAs),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从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简言之,就是企业被限定排放额后,如果要多排放,就需要购买额度;如果排放的二氧化碳少于计划,那么企业剩下的排放额度也可以出售。 

        启动碳排放交易后,假设每单位自愿减排量的价格是40元,仅森林碳汇一项,通山每年的收入可达680万元。此外,沼气项目也将拥有360万元收入,每户每年平均可增收160元。

        此报道被新华网、新浪新闻、荆楚网、中国日报网等多家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