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位个人参与湖北碳交易 开市3个月,交易额突破1亿元
发布时间:2014-07-17
浏览次数:5335
多数人还在“炒股”的时候,已有600多人在湖北“炒碳”赚钱了。
“炒碳”并不是“炒”煤炭,而是交易碳排放配额。如果决策正确,投资者在低价时买进,高价时卖出,就能从中赚到钱。
本地金融行业的一位李先生第一批“吃螃蟹”,也捞到了第一桶金。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开市时投资80万,买了4万吨碳配额,一个月后卖出,差价达到30%,一笔就赚了20多万元。
“从深圳开始碳交易的时候我就关注了,全国几个交易所的走势都不错,深圳的碳价从28元一直涨到130多元,全国还没有看到哪里跌破发行价。开市时,湖北最多只让个人投资者买5万吨,我就只好买了4万吨。”李先生向记者介绍他的经验,“碳市不像股市,没有什么基本面可以参考。碳市适合长线投资。”
昨日,记者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悉,该中心运营105天以来,已有超过600名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
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00位个人投资者中,除了本地投资者之外,有一半左右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他们曾在当地的碳交易所进行过交易,熟悉流程和规律。“湖北的碳交易中心刚刚开市,一吨碳才20多元,相比于北京、深圳的60-70元,价格偏低,对他们来说有吸引力。”
湖北碳交易中心位于光谷资本大厦,记者看到,交易大厅里除了一排排座位之外,有一面大屏幕,显示着各种数据和曲线。屏幕显示,昨日交易量为3.2万吨,金额达78.55万元,收盘价为23.95元,比早上开盘时跌了0.05元,但较开市时的20元,一吨碳的价格涨了接近20%。工作人员介绍,曾有一度,碳价涨至29元左右。“如果在那个时间出手,可赚到50%的差价。”
记者发现,早上10时左右和下午3时左右是一天中交易的高峰,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可能是大家都集中在这个时候进行交易,但不一定都会涨。
一年之中,碳交易有两次高峰,一次是年终前后,“这个时候企业大概已经知道这个年度(上年5月至下年5月)会排多少碳了,配额不够的买进,有多余的卖出,因此会出现一波高峰。”另一次是5月份前后,此时政府要重新分配指标,企业到了“履约期”,如果手头配额不够,就需要向市场购买。
尝到甜头的李先生对碳交易的前景比较乐观,“从长远来看,碳排放总量是受控制的,黄金、钻石都有可能越挖越多,而碳排放指标肯定越掐越紧,因此配额总是稀缺的。”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资本市场有涨必有跌,不管是什么样的投资,都存在着风险。
参与碳交易几无门槛
完成开户
5分钟
个人在湖北参与碳交易几乎没有门槛,免费开户,几十元就可参与交易。
昨日,记者在柜台提交身份证和建设银行卡复印件,再填写一张表格,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开户。“明天信息审核完之后,就会把账户名和相关信息发到您的邮箱,您装上客户端就可以交易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碳交易的流程跟股市基本一样,开户后在电脑上安装客户端,进行买入卖出的操作。
活跃度
全国第一
在规则设计上,湖北碳交易中心低门槛引入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交易主体多了,会提高企业减排的积极性。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也充当了市场的润滑剂,避免市场上只有几家企业自己玩的冷清场面。”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于今年4月2日开市,是继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之后全国第6家,运行以来,活跃度居全国第一,总交易额已经突破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