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首支碳基金在汉发布 碳期货试点有望落户湖北
发布时间:2014-11-27
浏览次数:5237
   本报讯(记者肖娟 通讯员张熙)昨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在汉三箭齐发。全国首支碳基金的对外发布、碳债券的意向发行和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签约,将有力助推碳期货试点落户湖北。
    据悉,“碳排放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作为全国首支监管部门备案的基金,一期定向募集3000万元;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与民生银行武汉分行签署规模达20亿元的全国最大碳债券意向合作协议;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与华能武汉发电有限公司,光大银行武汉分行与湖北金澳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总额4亿元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协议。
    碳交易的一个利好信号是,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本月12日在京发布,中国承诺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峰值。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将促使碳排放权交易进入活跃阶段。
    碳价会不会被炒成黄金价,碳基金收益有多高?首支碳基金发行方诺安基金董事长秦维舟介绍,3000万元主要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募集,运行成熟将会对个人投资者开放,但碳配额不会作为稀缺资源来大肆炒作。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会员部副经理张冯雪介绍,自今年4月2日启动至今,该中心累计交易量608万吨,交易额1.5亿元,均位居全国首位。但日均现货交易量为4.5万吨,较之欧盟碳交易市场,不到其1/8。
    据悉,欧盟碳交易市场日均现货交易量达到80万—100万吨,这个数字还仅占其全部交易的5%左右,另外的95%是期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