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华网报道:湖北碳交易引领全国 首个期货产品上线首日破1.5亿元
发布时间:2016-04-27
浏览次数:6367

    新华网武汉427日电(张熙、李升骥)“绿色发展与全国碳市场建设”会议在武汉举行,同期,“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落户湖北并正式启用,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产品正式上线,首日交易突破1.5亿元。湖北碳交易市场能力建设与金融创新再一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湖北作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碳交易试点省份,肩负着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山铺路、积累经验的重要使命。据统计,截至2016年3月底,湖北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占到全国市场的57%和46%,而且完善的市场机制也带动了企业减排的积极性,首个履约年,湖北138家控排企业碳排放总量同比减少767万吨,企业减排收益达1.68亿元,市场履约率达100%。

    “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正式亮相

    根据国家发改委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前期,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深圳中心已先行启动了非试点省市的碳市场能力建设工作。“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落户湖北并启用,将打造“1+1+9”的能力建设服务体系,包括1个实体培训中心“碳汇大厦”,1个互联网培训中心和9个行业培训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在线培训中心的门户网站也正式上线运行,5大类、100余个碳市场能力建设相关教学视频免费提供全国近万家控排企业学习。

    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产品上线首日交易突破1.5亿

    据悉,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产品启动当日成交量达680.22万吨,成交额1.5亿元。产品“交易方式灵活、资金使用高效、履约风险较低、组织严密规范和市场公开透明”等特性备受市场肯定。

    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是为丰富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工具,降低企业履约成本和风险的一种创新型交易产品。企业若担心未来碳价格上涨,可提前买入现货远期产品。当价格上涨时,卖出现货远期产品获得的收益将弥补现货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此时,配额的买入成本将被锁定,避免了履约期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带来履约成本增加。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碳交易市场主要是现货交易,今后随着衍生产品的开发和衍生产品的创新,需要更多的开展期货交易,有效的引导碳金融方面的投资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