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检索 NEWS RETRIEVAL
04/27 2016
福建省发改委一行调研我中心 4月27日下午,福建省发改委副巡视员林向东一行八人,在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田啟处长的陪同下莅临我中心调研。 调研座谈会上,田啟处长首先向调研组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配额分配方式、湖北碳交易运行机制,我中心副总经理王习斌介绍了湖北碳市场运行情况。与会双方重点就碳交易能力建设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福建省发改委副巡视员林向东充分肯定了湖北碳市场建设模式,并表示下步希望湖北能赴福建开展能力建设培训工作,双方多展开交流合作。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福建省发改委区域处调研员邱士利、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董事兼副总经理程峻斌、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肖俊光、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助理冯腾、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业务经理林丛、北京中创碳投有限公司市场经理赵彦春、福建省发改委区域处主任科员周长河、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副处长马国柱。
04/27 2016
湖北正式启动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   4月27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绿色发展与全国碳市场建设”会议上,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正式推出,当日碳排放权成交量达680万吨,成交额1.5亿元。作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大碳市场体系,湖北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自筹备之初就被寄予厚望且备受市场关注。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与碳市场建设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省政府“三维纲要”精神,运用市场机制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将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具体举措和历史性机遇。省政府在本月公布的湖北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开展碳现货远期交易试点。大力推进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建设,加强与全国碳市场衔接,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碳交易中心和全国碳金融中心。” 此前,在武汉、深圳等地举行的产品推介会上,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百余家央企、重点工业企业、投资机构对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产品的推出给予了高度关注。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是为丰富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工具,降低企业履约成本和风险的一种创新型交易产品。企业若担心未来碳价格上涨,可提前买入现货远期产品。当价格上涨时,卖出现货远期产品获得的收益将弥补现货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此时,配额的买入成本将被锁定,避免了履约期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带来履约成本增加。这种提前锁定履约成本,降低履约风险的特性使资金使用更趋高效,为控牌企业碳资产管理提供更为灵活的交易手段。  为控制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履约、结算等系统性风险,湖北碳交中心设计了严格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制定了《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规则》、《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结算细则》、《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履约细则》等风险防控制度,确保了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的规范运行。 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的启动,有助于弥补碳现货市场由于配额交易过度集中、流动性不足造成的价格非合理性波动,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规避远期风险,有助于各类碳金融产品创新,是2017年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有益探索,为国家多层次碳金融市场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04/27 2016
湖北能力建设和碳金融创新双引擎 助推全国碳市场建设   4月27日,“绿色发展与全国碳市场建设”会议在武汉成功举办。湖北省人民政府许克振副省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司蒋兆理副司长出席会议并启动了“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 和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湖北碳市场能力建设与金融创新再一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2015年,我国先后与美国、法国、印度等国共同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11月底,习总书记出席“巴黎气候大会”又一次向世界宣布了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上周五,张高丽副总理刚刚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不断深化,碳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湖北省作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碳交易试点省份,肩负着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山铺路、积累经验的重要使命,此次“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的启动以及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的推出,正是进一步完善全国碳交易市场体系、兑现气候变化国际承诺的具体举措。 “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正式亮相 根据国家发改委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前期,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深圳中心已先行启动了非试点省市的碳市场能力建设工作。此次“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的启动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亮点纷呈,其中,中心打造“1+1+9”的能力建设服务体系(即1个实体培训中心——“碳汇大厦”,1个互联网培训中心——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在线培训中心网络,9个行业培训示范基地)受到了与会专家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会上,许克振副省长与蒋兆理副司长共同启动了“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亲自为中建材、武钢、华能等9家“能力建设示范基地”授牌。同日,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在线培训中心的门户网站也正式上线运行,5大类、100余个碳市场能力建设相关教学视频免费提供全国近万家控排企业学习。 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产品正式上线 “湖北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开展碳现货远期交易试点。大力推进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建设,加强与全国碳市场衔接,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碳交易中心和全国碳金融中心。”。对湖北而言,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的启动以及其承载的战略使命更加备受期待。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该产品的启动当日成交量达680万吨,成交额1.5亿元。产品“交易方式灵活、资金使用高效、履约风险较低、组织严密规范和市场公开透明”等特性备受市场肯定。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的启动,有助于弥补碳现货市场由于配额交易过度集中、流动性不足造成的价格非合理性波动,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规避远期风险,有助于各类碳金融产品创新,是2017年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有益探索,为进一步完善全国碳交易市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由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主办,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国家发改委、9个省市发改系统、金融机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界人士及新闻媒体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04/27 2016
央企调研团一行到我中心考察 4月27日中午,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振珠及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毅一行四人来我中心考察湖北碳市场建设。我中心董事长陈志祥热情接待了调研团,并陪同调研团实地考察了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交易大厅及办公环境。 调研座谈会上,我中心总经理刘汉武详细介绍了中心发展沿革及湖北碳市场运行情况。此次调研是继“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在湖北挂牌启动后,首批到访的央企,双方就今后的合作方向进行了交流探讨。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还有: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检验认证院副院长闫浩春、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资源部部长程朝晖。
04/22 2016
湖北将建成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 湖北模式由试点走向全国 今年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之年。在年初召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勇同志在全面动员部署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同时,重点强调能力建设工作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能力建设工作为何如此重要?湖北试点的成功即是最好的佐证。 所谓碳市场能力建设,即是对全国碳市场的各类参与主体,包括政府、控排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金融机构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培训,目的是为了让市场参与主体提前熟悉碳市场政策法规,熟练操作报送、登记和交易系统,具备完成减排义务、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如果能力建设过程中某个环节缺失和不足,极易出现核查数据失真导致市场公信力丧失、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薄弱导致履约成本升高等情况发生,对碳市场初期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湖北如何解决碳市场能力建设问题? 自2014年起,湖北省发改委开展了多维度、全方位的能力建设培训工作。一是强化政府部门理论基础。通过省委党校开设碳市场、碳金融课程,将碳交易理论和市场体系基础知识普及到县处级干部层面;二是提升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通过国资、发改等行政主管部门联合主办的形式,提高企业对碳交易的重视程度,集中或分区域对控排企业开展了3000余人次的培训活动;三是统一核查标准与规范。对核查员进行了200余人次的培训,为湖北核查和履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吸引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创新。分别在银行、基金、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培训,促进金融资金和业务模式进入碳市场;五是推广CCER项目开发。针对全省农林管理部门开展了两期600余人次的林业碳汇开发和户用沼气开发培训会,储备了一大批CCER项目;六是发行《湖北碳市场月刊》,宣贯碳市场政策和市场信息,加强企业对碳交易工作的认识,提升了碳资产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为促进企业积极参与碳市场并推动全省企业顺利履约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能力建设工作为湖北试点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良好的能力建设,湖北碳市场自启动以来持续健康发展。在减排方面,企业通过能力建设,了解了当前节能行业的主要技术,核算了减排成本和配额购入成本,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后,积极投入资金进行节能技改。首个履约年度湖北138家控排企业排放总量同比减少767万吨,同比下降3.14%;其中,81家企业排放同比下降1662万吨,26家企业排放增长率下降,市场履约率达100%;在市场方面,企业通过能力建设,基本掌握市场波动规律,结合自身需求及时参与市场交易。自湖北碳市场启动以来,市场价格稳定、交易活跃,市场交易量、交易额、累计日均成交量等指标居全国首位;在金融创新方面,企业通过能力建设,丰富了企业开展绿色融资的工作思路,提升了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湖北试点质押贷款、基金、众筹、托管等创新碳金融产品层出不穷,碳金融规模领跑全国。 能力建设立足中部、辐射全国 在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下,湖北作为中部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一直致力于服务非试点省份碳市场能力建设工作。启动初期,湖北即与山西、安徽、江西等中部省份签订了“碳排放权交易跨区域合作交流框架协议”,组织针对中西部省份开展了6次区域碳市场建设研讨和培训会,先后应邀前往江西、广西、安徽和浙江等非试点省份进行能力建设培训。大量的对外能力建设工作也为湖北培育了一支高学历、能战斗、专业强的师资力量和管理团队,形成了一整套的能力建设标准化教程和管理体系,为开展各项能力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全国首个碳市场能力建设实体培训中心——“碳汇大厦”的建立,湖北已具备成为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的良好基础。  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规划 根据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建设规划,湖北将重点建设“1+1+8”的能力建设服务体系,即: 1个实体培训中心:“碳汇大厦——能力建设中心”总建筑面积达5000平米,包括能容纳400人的培训中心和模拟交易中心。 1个互联网培训中心: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官网提供5大类、100余个碳市场能力建设相关教学视频,支持PC和移动端的高稳定性在线、离线访问,提供高互动、高分享性的学习体验,并配合“能力建设在线考核评价体系”,建成全周期跟进式的学习管理系统(LMS),实现能力建设的全流程信息化服务与管理。 8个行业培训示范基地:学员深入企业第一线,示范企业现场讲解碳排放计量、碳资产管理、碳会计、碳金融管理经验,共享行业标杆先进的节能减排案例,能力培训看的见摸得着。 一流的配套设施,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力评估机制,多样灵活高效的培训组织形式,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竭诚为全国碳市场的各类参与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优质服务,为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湖北碳市场欢迎您!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欢迎您!
04/18 2016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来我中心调研 4月14日下午,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一行四人来我中心调研。 会上,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副处长马国柱,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主要内容、湖北碳试点工作推进成效等方面向调研团详细介绍了湖北碳市场运行情况。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代表对湖北碳市场的建设模式和能力建设中心地位表示了肯定,双方就碳市场配额分配、平台建设、良好流动性形成、交易中心如何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参加调研会的有: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部门主任周彪、工程师刘二军、工程师罗连杰;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部长陈操操;CQC部长陈远新;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研发部部门负责人杨光星。  
04/07 2016
中心召开2016年第一次股东会、第一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 4月6日,我中心2016年第一次股东会、第一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在中心例会室分别召开。会议由陈志祥董事长主持,武汉光谷联交所、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湖北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4家股东单位代表及董事、监事参加了会议。 会上,刘汉武总经理向各股东汇报了中心2015年各项工作成效以及2016年主要工作安排。会议全票通过了各项议案,股东代表、董事和监事充分肯定了中心在碳市场建设中取得的骄人成绩,同意中心各项业务发展规划,股东单位表示:今后将全力支持中心服务企业节能降碳,服务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为2017年全国碳市场启动创造有利条件。  
04/01 2016
光谷联交所党委对碳交中心、知交所、环交中心进行2015年度履职尽责考核 3月31日下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和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召开2015年度履职尽责考核评价会议,光谷联交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祥,党委副书记傅正前出席会议,听取了三个平台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关于履职尽责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汇报。 陈志祥董事长对做好履职尽责考核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准确理解履职尽责考核的内涵,履职尽责考核是以事为中心对领导人员全方位考核评价;二是充分认识履职尽责考核的重要意义,它是从严治党、从严管理企业领导人员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抓手;三是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配合做好考核工作,要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的态度找准、找深存在的不足,推动公司发展。 碳交中心总经理刘汉武代表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常务副总经理张杲、副总经理王习斌、知交所副总经理吴易城和环交中心负责人王海分别作了关于履职尽责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汇报,认真梳理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成绩和经验、分析问题和不足、分享感悟和体会,谋划新一年的工作举措。 随后碳交中心、知交所、环交中心全体员工分别对三个平台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了民主测评和党风廉政测评投票。会后,本着求真务实原则,光谷联交所履职尽责考核组分别对碳交中心、知交所、环交中心中层干部进行了个别访谈,同时查阅工作资料。 会议由光谷联交所副总经理、碳交中心总经理刘汉武主持。光谷联交所履职尽责考核组成员和碳交中心全体员工、知交所全体员工、环交中心全体员工参加会议。
03/31 2016
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即将推出 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更趋灵活 3月31日上午,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推介会在我中心召开,来自全国的15个省的60多个企业、机构共120个人参会,会场内座无虚席,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受到了市场参与主体的高度关注。 碳排放权交易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实践,是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创举。国内各试点碳交易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运行和完善,碳价格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化手段促进企业减排的激励机制初步建立。 当前,现货市场体系日臻完善,且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各试点市场普遍存在交易品种单一、交易方式不灵活、交易工具较少、交易流动性不足等现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难度和履约成本,影响了市场化减排机制功能与成效。为进一步丰富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工具,满足企业履约管理的需求,中心探索创新了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  
03/30 2016
山西省发改委调研团来我中心调研 3月30日上午,山西省发改委气候处副处长李琳一行五人,在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领导的陪同下来我中心调研碳排放权交易工作。 会议由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副处长马国柱主持,省发改委雷晓副处长首先向调研团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湖北碳交易运行机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黄锦鹏博士介绍了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我中心副总经理王习斌详细介绍了湖北碳市场运行情况;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部长助理朱齐艳介绍了湖北碳核查体系。 李琳副处长充分肯定了湖北碳市场的建设模式和能力建设中心地位,双方就湖北碳排放总量确定和配额分配以及碳交易能力建设方面的先行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深入交流。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低碳发展研究所所长葛晓华;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程师李黎、任雪珺、苏旭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