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心
新闻中心
业务体系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管理平台
关于中心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公司概况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文化理念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业务体系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碳交易
绿色金融
碳资管
碳普惠
碳教育
碳标准
会员中心
党的建设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党建动态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
党建专题
信息公开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公示公告
数据披露
行业研究
政策法规
碳中和信息公示
自愿注销信息公示
首页
关于中心
公司概况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文化理念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业务体系
碳交易
湖北碳市
交易服务
履约服务
交易制度
绿色金融
碳资管
碳普惠
碳教育
碳标准
会员中心
会员介绍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
会员制度
会员活动
会员名录
会员动态
党的建设
党建动态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
党建专题
信息公开
公示公告
数据披露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数据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数据
排污权交易数据
每日概况
行业研究
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
全国碳市场
湖北碳市场
绿色金融
碳普惠
碳标准
排污权交易
矿业权交易
其他
碳中和信息公示
自愿注销信息公示
管理平台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新闻检索
NEWS RETRIEVAL
所有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08/11
2015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林铁钢一行到中心调研
8月11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参事林铁钢、人行武汉分行副行长赵军等一行6人在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处长田啟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陈志祥陪同下参观调研了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调研座谈会上,中心总经理刘汉武介绍了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和碳市场的运行,以及金融机构、控排企业参与碳金融创新的具体情况。人行调研组肯定了湖北碳市场一年多来取得的显著成效,认为湖北碳市场注重制度建设运行平稳,风险防控体系较为完善,碳金融创新成绩突出。同时指出碳排放权交易对于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表示人行将对全国碳市场的建设碳金融产品创新工作在政策保障方面加快研究并给予大力支持。
07/29
2015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一行到中心调研
7月2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张晓强一行4人到我中心,就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进行调研,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潘幼成陪同并主持调研座谈。 会上,调研组听取了我中心对湖北碳交易试点运营情况的详细汇报,并就林业碳汇开发、沼气CCER项目开发、市场参与主体、碳市场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 张晓强常务副理事长就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形势、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碳排放权交易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湖北碳交易试点运行一年成绩突出,对长江中下游经济产业带的建设具有启发作用。 潘幼成副主任表示希望国家总结并推广湖北碳交易试点的经验,逐步形成全国碳交易中心,推动碳交易工作法制化建设。 参加调研的还有国家开发银行行务委员、规划局原局长蒋志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副部长王福强、湖北省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田啟、长江经济带处处长常贤波等领导。
07/27
2015
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一行到访中心调研碳排放权交易工作
7月24日,清华大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建设研究课题组张希良教授一行到访湖北碳交中心,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有关单位、企业座谈交流。 会上,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分别向张希良教授一行介绍了湖北碳市场制度设计、配额分配、核查体系等有关工作,中心刘汉武总经理详细介绍了湖北碳市场运行情况、发展规划及全国二级市场建设相关建议,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处长田啟总结了湖北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和运行成效。随后,与会代表针对张教授关心的国家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企业纳入门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结合湖北试点对全国碳市场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湖北电力、钢铁、水泥等纳入试点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并作了经验交流。 张希良教授认为湖北碳交易试点工作扎实,富有成效,试点运行经验很值得国建统一碳市场思考和借鉴。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黄金华、马国柱,清华大学周丽。
07/24
2015
国内首个碳众筹项目在湖北发布碳众筹助力红安低碳发展
国内首个碳众筹项目发布仪式 2015年7月24日,国内首个基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碳众筹项目——“红安县农村户用沼气CCER开发项目”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发布,项目仅用时5分钟完成众筹,筹集资金20万元。项目资金将用于红安当地11740户户用沼气池的CCER项目开发,计划开发CCER 23万吨,预计通过湖北碳市场交易实现当地农民增收300万元。 国内首个碳众筹项目仅用时5分钟完成众筹,筹集资金20万元 红安县,一个拥有光辉历史地方。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全国罕见。而在和平发展时期,红安人民继承着老一辈革命开拓者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仍然在森林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环保领域为城市工业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森林覆盖率达43.8%。 然而,环境、生态上的付出与“富裕”并未给红安人民带来经济上的富足。红安县总人口50万,贫困人口17万,2012年才设置了红绿灯,2014年县城才有了公共交通。历史告诉我们,大工业化是脱离贫困的最快途径,但必然要付出污染环境的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安县农村户用沼气CCER项目”既通过碳市场为“环境富裕型、经济贫困型“地区的低碳、绿色发展探索出新的思路,又开创了众筹融资的新模式,解决了项目前期开发的资金问题,将是我国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又一有益探索与创新。 汉能碳资产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此次项目的发起人,是中国最大的碳资产综合管理服务商之一,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中国全球环境的改善与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之所以发起此次众筹,除了希望能筹集到相应的资金为当地农户生产清洁能源,在减轻环境压力的同时,将相应的减排量碳资产盘活,缓解当地的贫困状况,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民众关注到红安的贫困现状,关注到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切身感受碳市场所带来的绿色资本效应。 本项目在武汉火焰高众筹网站上发布,众筹的资金将用于支付开发红安县减排量所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资助这一项目的投资人,可根据投资金额的不同获得荣誉证书、项目CCER减排量、红安县革命红色之旅等回报。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作为第三方平台,对众筹资金进行专项监管,为项目发起人和投资人提供资金监管服务,为CCER退出提供市场通道,保障项目参与各方利益。 自2011年国家发改委确定湖北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来,省发改委按照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工作要求,大力推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14年4月2日,湖北启动碳排放权交易以来,市场各项交易数据均居全国首位,市场运转良好,市场机制促进经济低碳转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效果初步显现,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目前,在省农业厅的支持下,中心已着手统筹开发全省180万口户用沼气,预计每年能实现农民增收3600万元。 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打造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的战略目标,中心始终致力于开展各类碳金融创新服务。此次国内首个基于CCER的碳众筹项目成功发布,是湖北碳金融创新领域的又一项全新突破。将众筹模式引入CCER项目开发,通过碳市场形成环境经济效应,公益众筹不在是“授人与鱼”,而是“授人予渔”,碳众筹将更具生命力;碳市场与众筹模式的结合,将为减排注入新鲜的血液,节能环保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将变成一种价值传递给公众,让更多的机构、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中来。
07/17
2015
首届嘉德瑞杯大学生模拟碳交易大赛湖北工业大学站正式开赛
为更好帮助我省纳入碳排放管理企业熟悉碳交易系统及相关规则,探索碳市场价格变化规律,梳理碳资产管理工作思路,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举办全国首届碳交易模拟大赛。大赛由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湖北工业大学共同承办,参赛主体包括165家控排企业的交易代表及湖北工业大学近5000名在校学生。 大赛将模拟我省自启动碳交易以来的市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级市场拍卖、二级市场交易、碳资产管理及履约等环节,为企业提供一个没有风险的锻炼机会,以提升解企业对碳资产的管理思路,高校大学生的参与则有利于低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比赛于7月10日正式开始,9月4日截止。关于大赛的详细情况及总结评比,敬请关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微信平台(微信号:hbets20140402)。
07/17
2015
武汉大学副校长应惟伟一行到中心调研
7月15日,武汉大学副校长应惟伟一行到我中心调研,中心董事长陈志祥出席座谈会。 会上,董事长陈志祥介绍了碳交易的国际背景和市场发展前景,并详细介绍了湖北碳市场的运行情况及发展方向。 应惟伟高度认可中心在市场机制、碳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成绩,认为建设湖北碳市场对形成区域金融中心、助力中国低碳转型发展、履行减排承诺均具有深远意义。他希望通过与中心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湖北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07/14
2015
国家2014年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组到中心考察
7月14日上午,住建部副司长韩爱兴率2014年度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第九考核组一行4人到我中心考察调研。 考核组听取了我中心对湖北碳市场运行情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情况的汇报,并深入了解了我省节能减排成效及碳金融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考核组充分肯定了湖北碳交易试点取得的成绩,对湖北低碳示范建筑“碳汇大厦”项目建设表示非常支持,并提出下一步将针对湖北碳市场建设的经验及成效作专题调研。 省发改委副巡视员董发元、气候处处长田啟,省住建厅勘察设计与科技处处长王云泉,武汉市发改委环资处处长田雁等有关部门领导陪同调研。
07/08
2015
湖北碳市场单日成交量再攀高峰
7月8日,湖北碳市场再攀高峰,连续刷新全国碳市场单日成交量最高纪录,当日总成交量高达113.91万吨。其中,二级市场配额成交56.56万吨,配额大宗交易成交13.14万吨,CCER成交44.21万吨,总成交金额2387.31万元。二级市场价格始终稳定在23-25元间,未出现全国其他试点省市碳市场履约期间交易较平淡或价格暴跌等现象。 配额分配是实现减排目标、保障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关键。配额分配过多,企业履约压力小,市场供大于求,交易市场必然趋于平淡甚至引发碳价格暴跌,不利于鼓励企业自主减排;配额分配过少,企业减排和履约压力大,市场供小于求,交易市场易出现暴涨风险,将增加企业的履约成本。 湖北碳市场在成交量连创新高的同时还能保持价格的稳定,充分证明湖北在配额分配设计上兼顾了科学性、公平性和从紧原则,既鼓励先进惩罚落后,又保障了市场供需均衡发展。这既是兑现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作出的减排承诺的具体举措,又保障了国家下达的温室气体强度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 截止2015年7月8日,湖北碳市场配额的累计成交量高达16,431,368吨,总成交金额375,194,102.39元,各项指标高居全国榜首。 在碳市场机制下,湖北省企业减排积极性明显提升,减排与市场收益成效显著,部分控排企业通过碳交易已直接获取减排收益8000余万元。2011年—2014年,我湖北省单位GDP排放强度明显下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有色、食品、化纤、医药四大行业碳排放量较上年度下降11%—30%。
07/07
2015
湖北碳市场再次刷新全国单日成交量历史新高
在湖北碳交易迎来首个履约期之际,7月7日,湖北碳市场刷新全国单日历史成交新纪录,当日总成交量高达64.24万吨。其中,二级市场配额成交33.14万吨,配额大宗交易成交26.1万吨,CCER成交5万吨,总成交金额1478万元,刷新了湖北碳市场2014年4月2日启动当日创造的全国记录。 截止2015年7月7日,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15,292,288吨,总成交金额351,323,795.21元,各项指标高居全国榜首。
07/02
2015
亚东水泥成为湖北碳排放交易首个履约的企业
2015年7月1日,湖北省启动2014年度碳配额清缴履约工作次日,亚东水泥有限公司通过湖北省碳排放配额登记注册系统足额提交2014年度配额,成为湖北省内碳排放交易首家承担履约责任、完成清缴义务的企业。 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是由台湾远东集团通过新加坡亚东工业投资私人有限公司与亚东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外商合资企业。公司始终贯彻执行国家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政策,致力于打造高环保、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三高一低”的大型现代化模范水泥厂。2008-2013 年共实施了能源系统优化、纯低温余热发电、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粉磨系统优化等多项技术改造工程,水泥能耗标准已达到国家行业先进水平。当前,正大力开拓环保治污、节能减排等新兴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当前走“清洁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 自湖北省碳交易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始终对湖北省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相关工作保持高度关注,认真研究碳排放交易相关政策,积极开展碳交易市场跟踪和策略研究。 2014年,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被湖北省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由于近年来产能的不断攀升,湖北省发改委发放的碳排放配额缺口较大。为此,亚东水泥决心化压力为动力,以碳排放权交易为契机,积极开展多方面举措,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一方面,公司制定了周密的节能减排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技术改造,以科技创新手段,降低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尽快降低碳排放总量;另一方面,公司积极进行碳资产管理,在碳市场中逢低购入所需配额,对于完成首个履约年度控排任务一直信心满满。 今年是湖北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首年,湖北亚东水泥成为首批完成碳排放交易履约的企业,与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一直以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分不开。 一、利用两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配套建设了一套装机容量为18.5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项目建设投资2.9亿元,实现每小时发电13千度,每吨熟料可回收电量27度以上,2014年余热净发电量99,048千度, 节约标煤33,181吨。 二、对全厂有节能空间的风机、水泵类等电气设备进行变频技术改造。我司投入约2500万元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有效降低大功率设备之耗电量。2014年实现节约电量30,062,574度,节约标煤10,071.05吨。 三、加强管理、提高设备运转率和产量,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我司成立了节能小组,对各生产车间的能源消耗逐月进行对比,比较及检讨处理日常与节能降耗相关的工作,研讨新的节能降耗方案并对可行方案进行实施,力争每吨熟料和水泥能耗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2014年水泥和熟料各项能耗均低于《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费限额(GB16780-2012)之国际先进值。2014年通过碳交易市场购买了20万吨碳排放量,所花成本约500万元。 为做好试点以来的第一次碳配额清缴工作,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在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上也下足了功夫。此前,该公司先后完成了2014年碳排放监测计划、2014年碳排放状况报告、2014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等一系列工作,并于2015年4月、5月配合核查机构完成了2014年度碳排放量的核查和审定机构的复核,最终核定了2014年度的碳排放量,为该公司首先完成配额清缴奠定了基础。 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碳交易业务参与人表示:在参与碳交易试点的过程中,对碳排放交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更感性的认识。企业通过参与碳交易,深切认识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重要意义和企业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认识到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持续降低生产能耗,从源头上努力减少碳排放。由于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所以这次的履约过程非常顺利。 在接下去的试点阶段中,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将在分析和总结以往碳交易工作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密切关注碳市场动态,深化碳交易策略研究,努力做好碳排放试点工作,逐步积累起有益的经验。
上一页
1
2
...
59
60
61
62
63
...
69
70
下一页
转到
页
快速通道
入市指南
网上开户
客户端下载
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
咨询电话
碳交易业务
400-870-8730 18971466039
碳金融业务
027-86657657
友情链接
相关网站
生态环境部↗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宏泰集团↗
中碳登↗
其他地方链接
北京绿色交易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天津排放交易所↗
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深圳碳排放交易所↗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