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检索 NEWS RETRIEVAL
01/06 2025
一封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感谢信   近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碳交中心”)收到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发来的感谢信,信中对湖北碳交中心主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与全球碳市场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谢。 过去的一年,湖北碳交中心聚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碳市场“三个中心”建设目标,深耕转型发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动湖北在碳市场、碳金融、碳普惠、碳产业等方面持续保持领先,初步形成了湖北碳市场全面转型发展的新格局。未来,湖北碳交中心将为宏泰集团打造独具“碳要素”特色的省级金控集团、湖北提高绿色发展能级、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01/03 2025
聚焦主责主业 深化改革转型 湖北碳交中心召开2025年经营工作务虚会 为贯彻落实集团2025年经营工作务虚会会议精神,认真谋划2025年重点经营工作,12月30日,湖北碳交中心召开2025年经营工作务虚会。湖北碳交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选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昌福主持会议。 会上,中心各部门及各平台公司负责人聚焦省委、省政府和集团赋予的功能定位,就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展开深入讨论,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结合自身分管工作进行点评发言,就改革创新、建立机制等关键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张选强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务虚会既是务虚,也是务实,要结合实际问题统筹谋划,实现“虚实结合”。面对碳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一是要抓好政策研究。国家高度重视“双碳”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碳排放权双控、碳计量、碳足迹等相关政策,要认真学习并仔细研究,提升政治站位,领悟核心要义,提高综合素质。二是要抓好改革转型。对外要抓好业务转型,面向市场需求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产品,彰显价值。对内要优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全体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三是要抓好工作落实。按照集团制定的碳市场、碳金融、碳普惠、碳产业“四轮驱动”战略,狠抓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为集团加快打造独具“碳要素”特色的全国一流省级金控企业作出更加积极贡献,全力服务碳市场“三个中心”建设。
01/02 2025
回望2024 展望2025|湖北碳交媒体年度记忆  
01/02 2025
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新增闭环模式 首次用于国内碳市场履约 基于《关于做好2023年度湖北碳市场纳入碳排放管理的企业履约工作的通知》中有关“配额抵消”的政策引导,12月16日,全国首批个人制碳普惠减排量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完成交易。本次交易打破了既往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按照“项目制”包装和开发、卖出后无法将收益返还到人的局面,真正实现了“谁减排、谁受益”的普惠模式,为进一步完善碳普惠市场流通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范本,对于培育全民绿色消费生态具有借鉴性意义。 本次交易的碳普惠减排量来自12月2日经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武汉市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第一批),具体为:浙江安吉嘉裕大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所属的快电平台用户产生的碳普惠减排量(依据《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计算得出)、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支付宝平台用户产生的碳普惠减排量(依据《武汉市轨道交通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计算得出),共计2000吨,实现交易收入87000元,该批减排量已实现注销,用于湖北碳市场2023年度履约工作。 鉴于居民个人侧的减排行为呈现数量小、频次高的特征,个人碳账户中的减排量难以在短期内累积至碳交易市场的最小交易单位,且分散的交易收益无法与交易成本相匹配。武汉碳普惠体系创新“平台归集”模式,由低碳行为数据服务平台向居民个人即时发放不低于个人所持减排量价值的权益,置换并归集个人持有的碳普惠减排量,从而缩短个人参与碳市场并实现权益转化的路径,激活互联网服务平台在碳普惠市场的参与热情。 这一创新性实践,有效支撑了个人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进入强制碳市场参与履约抵消,为自愿碳市场中的个体和强制碳市场中的企业搭建了一座桥梁,使个人减排努力更为具象化、更为掷地有声,把公众的每一份减排努力用到实处。下一步,武汉市还将持续挖掘更多领域的个人减排场景,推动个人碳普惠减排量进入碳市场发挥价值。 碳普惠,是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绿色减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作为我国多层次碳市场体系的重要补充,碳普惠对于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市于2023年6月正式上线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其中个人端低碳生活平台——“武碳江湖”小程序,即“个人碳账户”,已为百万市民在线核算乘坐地铁、驾驶新能源车等低碳行为的减排量,所形成的个人碳资产可用于兑换吨吨鸭周边、打车券、骑行券、三明治优惠券、支付宝皮肤等激励。
12/30 2024
湖北碳市场落地首笔基于预期配额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近期,在湖北碳交中心指引下,工商银行武汉分行成功发放省内首笔基于企业下一年度预分配配额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帮助湖北碳市场某控排企业融得资金6000万元。 2022年10月,湖北碳交中心配合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编制印发《湖北省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暂行)》,成为我省首个规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的指导性文件。2023、2024年,湖北碳交中心连续两年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完成配额预分配工作,实现分配时间和分配量的双重突破创新,为碳质押、碳回购等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关键的流动性基础。 业务开展期间,湖北碳交中心主动为各方参与主体提供包括政策咨询、合规审查、系统支持等服务,明确贷款人、借款人、出质人三方的权利与义务,确保本次质押贷款业务规范高效开展。本次贷款中被质押的碳排放权,是企业将在2025年所获得的预分配配额,也是湖北碳市场首个基于企业下一年度预分配配额所开展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本次业务的成功落地,是湖北碳市场碳金融创新的又一次突破,为市场树立了良好的示范标杆,对引导湖北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2/19 2024
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吕关学一行调研湖北碳交 12月17日,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关学一行调研中碳登、湖北碳交中心。湖北宏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碳登党委书记、董事长尹俊,湖北碳交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选强接待了吕关学一行,陪同参观了中碳登和湖北碳交中心,并开展座谈交流。 尹俊对吕关学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全国碳市场与中碳登的建设运营情况。张选强介绍了湖北试点碳市场的运行成效,重点分享在绿色金融、碳资产管理、低碳项目投资、碳普惠等碳服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湖北中碳资管副总经理方文介绍了中碳资管正积极探索打造全省“零碳机关”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引入先进低碳技术、优化能耗结构、推广绿色办公理念等措施,引领公共机构率先实现碳中和。 吕关学对湖北宏泰集团支持保障全国碳市场和湖北碳市场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介绍了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公共机构推进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利用,实现碳排放降低相关情况,希望和与宏泰集团及其涉碳板块各公司在公共机构节能减排、低碳机关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处处长杜芳新、副处长杨俊,宜昌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湖北中碳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12/16 2024
武汉农商行副行长涂培培一行到访湖北碳交 12月11日,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涂培培一行到访湖北碳交中心,湖北碳交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选强接待了农商行一行,陪同参观了湖北碳交中心展示大厅并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张选强对涂培培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湖北试点碳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湖北碳交中心在碳金融、碳普惠平台建设、碳资产管理、银行绿色网点建设等碳服务方面的业务创新。 涂培培对湖北试点碳市场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介绍了武汉农商行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方面的经营发展情况。希望与湖北碳交中心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 武汉农商行业务部副总经理肖迪、中北路支行行长李小萌、东湖风景区支行刘俊、高级行员蔡翀,湖北碳交中心绿色金融部负责人李翬、中碳数科信息(武汉)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朝明等参与座谈交流。
12/18 2024
湖北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研讨会 在湖北碳交举行 12月17日,“湖北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湖北碳交中心举行,来自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北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武汉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三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认证机构、科研院所、企业专家参会。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处副处长王威,湖北碳交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选强出席研讨会议,湖北碳交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昌福主持会议。 研讨会上,各位参会专家及企业代表就积极推进碳足迹标准体系建立,加快推动碳足迹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拓展碳足迹场景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针对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构架、运行制度、联动机制等关键问题达成统一意见,并一致认同以平台建设和运营为抓手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思路,后期在省生态环境厅的政策支持下,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分级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为全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做好先行先试。
12/10 2024
武汉碳普惠再开先河 在线实时登记的个人减排量将用于控排企业履约 “双碳”目标实现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只要汇集14亿中国人的减碳力量,就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为了让群众低碳生活得实惠、享便利,今年9月,武汉率先在全国推出个人碳普惠减排量在线登记及平台归集模式,有效提升了用户低碳权益兑换的便利性和收获感。首批被归集的个人碳普惠减排量将用于湖北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履约。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武碳江湖”正是武汉市政府为市民打造的个人数字碳账户,已实现个人减排贡献量化、可视化。而碳普惠减排量在线登记及平台归集模式,则是指在用户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平台以碳普惠方法学为依据,实时科学在线核算、登记用户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互联网平台通过与用户达成协议,以提供服务、权益等方式换取用户碳普惠减排量。以武汉碳普惠为例,用户在滴滴出行APP/小程序、支付宝APP、微信乘车码小程序、e充电APP/小程序、快电APP/小程序中开通“武碳江湖”个人碳账户后,其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将由“武碳江湖”平台依据《武汉市汽车合乘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武汉市共享单车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武汉市轨道交通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进行实时在线核算和登记,并经用户同意后分别由五家平台归集;作为回馈,平台将向用户提供出行折扣券等低碳权益。12月4日,武汉市已完成首批归集减排量的评审与公示,自平台归集模式上线以来2个月时间内共累计产生减排量2389吨。 武汉市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第一批)信息表 去年武汉已有分布式光伏项目产生的碳普惠减排量用于控排企业履约的先例,年将是首次将居民个人产生的碳普惠减排量用于控排企业履约。这也是国内首次消费端产生的碳普惠减排量纳入区域碳市场交易标的,标志着武汉在碳普惠机制创新上又迈出扎实的一步,为全国碳普惠体系建设贡献了全新思路。随着个人减排量进入碳市场交易,将会带动更多公众和企业的参与,从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倒逼企业绿色生产,形成全社会节能降碳的合力。  
12/10 2024
湖北碳交赴山南市乃东区开展对口援藏工作 12月5日,湖北碳交中心受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委托,赴山南市乃东区组织了第二场对口帮扶地区碳资产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会。本次培训共同探讨了如何借鉴湖北碳资产管理经验和武汉碳普惠模式让山南市乃东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山南市生态环境局乃东区分局、山南市乃东区林业和草原局、山南市乃东区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参加此次培训。 会上,山南市生态环境局乃东区分局局长索南央宗向远道而来的项目组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乃东区林业等生态资源的基本情况。索南央宗表示,乃东区正积极探索打造零碳景区、零碳农副产品的可行性,希望通过此次援藏项目,进一步摸清乃东区的碳汇资源现状,充分挖掘增汇潜能,引入碳普惠激励机制,助推乃东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培训期间,项目方代表、湖北中碳资管公司副总经理方文与参会单位进行了深入的专题交流。方文介绍了湖北碳市场的建设与运营情况,以及湖北碳交中心在碳交易、碳金融、碳普惠等方面的创新业务实践。她表示,项目组将会全力开展生态碳资产摸底调查,推进山南市更多碳汇项目开发,为山南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此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鄂藏两地在“双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为乃东区乃至整个山南市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湖北中碳资管、武汉碳普惠公司相关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