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心
新闻中心
业务体系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管理平台
关于中心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公司概况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文化理念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业务体系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碳交易
绿色金融
碳资管
碳普惠
碳教育
碳标准
会员中心
党的建设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党建动态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
党建专题
信息公开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公示公告
数据披露
行业研究
政策法规
碳中和信息公示
自愿注销信息公示
首页
关于中心
公司概况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文化理念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业务体系
碳交易
湖北碳市
交易服务
履约服务
交易制度
绿色金融
碳资管
碳普惠
碳教育
碳标准
会员中心
会员介绍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
会员制度
会员活动
会员名录
会员动态
党的建设
党建动态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
党建专题
信息公开
公示公告
数据披露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数据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数据
排污权交易数据
每日概况
行业研究
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
全国碳市场
湖北碳市场
绿色金融
碳普惠
碳标准
排污权交易
矿业权交易
其他
碳中和信息公示
自愿注销信息公示
管理平台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新闻检索
NEWS RETRIEVAL
所有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20
2022
2023
2024
人民日报海外版:湖北去年碳市场成交量同比上升19.1%
近日,记者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悉,2023年,湖北碳市场成交量1118.39万吨,同比上升19.1%;年度成交额4.72亿元,同比上升13.9%。 自2014年开市以来,湖北碳市场共纳入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16个行业的343家企业,全部为年能耗1万吨标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占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为70%。截至目前,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3.88亿吨、成交额95.75亿元,分别占全国试点碳市场的42.7%、42.2%。其中,年度成交量跃居全国试点碳市场首位。基于二氧化碳这一标的物,湖北已探索出碳质押贷款、碳基金、碳众筹、碳托管业务、现货远期等多个金融产品。
2024-01-18
详情
今天你减排了多少CO₂?看看“碳账户”就知道
湖北日报讯 (记者左晨)今天你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碳账户”一目了然。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由能链智电与武汉碳普惠平台“武碳江湖”、成都“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阿里云能耗宝等14家单位共同编写的《2024碳普惠发展白皮书》在大会上发布,中国向世界分享了“碳普惠”建设成果。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理念。人人减少碳排放是构建这些共同体的重要行动。碳普惠是世界理念,欧盟的碳标签项目、英国的碳足迹项目等,都是为了激励低碳生产和消费。中国创新碳普惠实现机制,通过建立“个人碳账本”,让人人自愿减排成为现实。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碳金融”等方式,为个人开设“碳账户”,对公民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通过碳交易、奖励等渠道变现,让大家赚到碳资产。 武汉市推出的“武碳江湖”平台,就是“个人碳账本”的典型代表。该平台通过与第三方生活服务平台进行低碳数据对接,将个人的低碳行为核算成相应的碳普惠减排量。 居民可在个人“碳账户”上解锁丰富的低碳生活场景。比如,乘坐一次公交车,可获得212.5克减排量;骑行1公里共享单车,可获得93.3克减排量;搭乘一次地铁,可获得78.4克减排量;节约1千瓦时电,可获得525克减排量。一年间,武汉市民魏英的个人碳账户累计积攒了13万克减排量。“用20000克减排量兑换过葡萄酒;用3000克减排量,兑换过超市5折券。”魏英说,这些小福利让她更热爱低碳生活。 如今,“武碳江湖”平台已建立11个碳减排场景,打通22个碳数据在线传输渠道,实现了个人减排量的在线核算、登记、交易和变现,平台用户数量突破80万。 “随着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增强,碳普惠概念不断普及。”在COP29上,能链智电可持续发展总经理翟宇博介绍,相较于2023年,“知道并参与碳普惠”的公众占比从53%大幅提升到80%。公众也需要更多样化、更丰富的场景与激励手段,有这一诉求的公众占比从2023年的32.46%增至67%。 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表示,个人碳账本走向世界迈出了第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碳普惠理论是世界的,中国把这一理论形成了可落实、可追溯的产品。 详见11月24日湖北日报1版>>
2024-11-25
详情
林业变碳汇 碳汇能交易 湖北建立“林-碳-金融”协同机制
地方的森林资源,可以核算成碳汇,这个碳汇还能交易、融资。11月5日,湖北宏泰集团与省林业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林—碳-金融”协同机制,推动我省林业生态“资源”变成“资产”,“碳票”变成“钞票”。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活动或机制。今年年初,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简称“CCER市场”)正式启动,这意味着碳汇可以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进行买卖,通过参与CCER市场交易,碳汇持有者可以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激励更多企业或个人参与到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中来。 湖北是生态大省、林业大省,拥有1.39亿亩林地、2620余万亩湿地,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9.31%。 “哪些林地能被当作碳汇资源,还需要根据最新方法学来评估、测算。”湖北中碳资管有限公司碳资产管理部负责人严辰介绍,目前,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黄冈市英山县、随州市随县、十堰房县等地正积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预计将有更多地区纳入其中。这些林业资源经过评估、登记、注册、审定变成资产后,能进入碳市场交易,还能获取低利率融资。 湖北宏泰集团是全国独具“碳要素”特色的省级金融控股企业。此次合作,双方还将健全林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绿色林产品评价体系,增强湖北林产品低碳竞争力。同时,开发碳汇抵质押贷款、碳汇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投融资渠道。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11-07
详情
武汉市民低碳出行“变现”更容易
武汉市民主动参与低碳出行的热情被点燃了。刚过去的一个月,武汉市民注册低碳出行账户量从3万暴涨至70余万,登记的碳减排量从15吨增至2000余吨。 打开手机,登录支付宝APP,在地铁、公交乘车码下,弹出“乘车得绿色能量”字样,醒目的碳普惠标识,会实时显示居民绿色出行的碳积分,用户可直接兑换0.5元、1元、2元三种乘车现金券,也可领取每周最高10元的出行优惠券。 记者打开滴滴出行APP,进入“绿色出行”板块,用户“已有滴碳”积分,可兑换各种金额的滴滴打车券和拼车券。 骑单车,乘坐公交、地铁、网约车或驾驶新能源车,都能获得碳积分。2023年6月2日,“武碳江湖”小程序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面向市民的低碳生活平台,“汇滴水成海洋”,也是武汉依托“中碳登”落户机遇推广碳普惠的重要行动。 可一年多过去了,效果却并非十分理想。截至2024年9月底,小程序注册人数仅3万多人。“因为这是个新平台,大家熟悉有较长的过程,同时在操作中,要到固定地点用积分兑换产品,也比较麻烦。”武碳江湖的开发方深入调研后开始改进。 “以实用为导向,让市民低碳出行享受优惠更直接更便捷。”9月22日,在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武碳江湖”与多个大型互联网平台打通。其中,滴滴出行、支付宝、e充电等作为首批试点,可直接收集用户的碳减排量。用户在这些平台中直接开通个人碳账户后,其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由第三方平台归集,“武碳江湖”统一核算。作为回馈,滴滴出行、支付宝、e充电等将向用户提供与减排量等值的优惠权益,实时到账,市民低碳出行的兑现触手可及。 近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对外发布了第二批碳普惠方法,增加了外卖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闲置二手手机交易等低碳消费行为的减排量计算方式,场景更加丰富。 “鼓励低碳出行,核心还是在可持续上。”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介绍,会有越来越多第三方加入进来。政府、企业、用户将共同构成一个越来越实用的低碳降碳生态体系。 来源:湖北日报
2024-11-05
详情
由湖北企业承建 中国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当绿色化成为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外贸企业低碳出海如何详尽掌握海外政策规则?面对全球碳市场,外贸企业如何对自身产品碳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10月15日,由商务部外贸司指导,外贸发展事务局和湖北宏泰集团下属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合作建设的中国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在第136届广交会上正式发布,将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绿色贸易公共服务。 据了解,该平台定位为面向外贸企业的绿色低碳领域政策宣介平台、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普及平台、企业优秀经验做法交流平台、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收集平台,将进一步帮助外贸企业拓宽信息渠道,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该平台建设主要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调试,平台更加聚焦外贸企业普遍诉求,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和便利性,设置政策信息、行情分析、模拟计算、培训讲堂、最佳实践、问答天地、留言建议七大板块,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国内及国际涉碳政策规则,及时掌握全球碳市场动向,同时模拟具体贸易行为中关于碳关税、碳配额的测算,学习借鉴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中国外贸企业积极投身国际市场绿色化潮流,在全球碳减排实践中走在前列,积极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中国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对支持外贸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加快外贸产品创新和结构升级、促进贸易绿色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4-10-21
详情
中国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0月15日,由商务部外贸司指导,外贸发展事务局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合作建设的中国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在广交会期间正式发布。 据介绍,该平台定位为面向外贸企业的绿色低碳领域政策宣介平台、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普及平台、企业优秀经验做法交流平台、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收集平台。平台为广大外贸企业提供绿色领域贸易规则、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和最佳实践案例等公共服务,是支持外贸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贸易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湖北碳交中心方面表示,该平台聚焦外贸企业普遍诉求,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和便利性,设置政策信息、行情分析、模拟计算、培训讲堂、最佳实践、问答天地、留言建议七大板块,为外贸企业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平台将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国内国际政策规则,及时掌握全球碳市场动向,模拟碳关税、碳配额测算,学习借鉴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能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4-10-21
详情
碳关税要交多少?一键算出来 中国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助外贸企业出海
10月15日,在广交会“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研讨会”上,由商务部外贸司指导,外贸发展事务局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合作建设的中国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发布,平台可为外贸企业提供碳关税模拟计算,助力外贸企业更好地应对欧盟碳关税。 从2026年1月1日起,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进入收费期,也就是俗称的“碳关税”将正式实施。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绿色贸易部专员邵梓晗介绍,欧盟将逐步取消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免费配额,这意味着欧盟境内企业需承担更高的碳排放成本。欧盟碳关税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进口产品的碳成本拉到与欧盟国内一致水平,中国外贸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式,降低碳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以模拟计算板块为例,平台分行业提供了欧盟碳关税以及全国碳市场配额模拟计算方法,外贸企业输入二氧化碳排放量、碳价、出口量等信息,就能计算出当月、当年应该缴纳的碳关税。 邵梓晗介绍,很多外贸企业都是找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开展认证服务,这些机构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可信度。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有了平台,企业就能根据计算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生产过程,减少能耗和碳排放了。 目前,该平台碳关税模拟计算已纳入钢铁、水泥、化肥、铝、化学品(氢)五大行业,后续将按照碳关税发展要求纳入更多行业。 碳市场是一个新事物,很多企业对碳关税和国际碳市场不了解,等相关政策实施后,往往措手不及。在平台政策信息板块,还提供“双碳”、绿色金融、碳排放权交易等绿色低碳领域政策,以及碳关税、碳定价等相关绿色贸易壁垒动态,帮助企业提高对国内国际相关政策规则的知悉程度。 来源:湖北日报
2024-10-21
详情
“武碳江湖”与滴滴、微信等平台打通 武汉市民低碳出行可直享优惠
“市民低碳出行享受优惠更直接了!”9月22日,在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的支持下,“武碳江湖”与滴滴、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正式打通,市民低碳出行可以直接享受滴滴、地铁、绿色公交、充电平台等的优惠。 2023年六五环境日上,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武碳江湖”正式上线,这是面向市民的低碳生活平台。为鼓励市民低碳出行,武碳江湖小程序建立个人碳减排场景,逐步覆盖衣、食、住、行、用等个人生活领域的碳减排评价规范和场景,积极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过去碳普惠减排量主要在小程序里进行积累和兑换,不够直观和方便。”在推行一年多后,“武碳江湖”平台采纳市民建议,增加在滴滴打车,微信、支付宝扫码乘坐地铁和公交车、充电时直接给予减排量或活动优惠。 其中,滴滴出行、支付宝、腾讯乘车码、e充电作为首批试点平台,将通过“平台归集”模式收集用户的碳普惠减排量。用户在这些平台中开通武汉碳普惠个人碳账户后,其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将由“武碳江湖”平台实时核算,并经用户同意后由第三方平台归集。作为回馈,滴滴出行、支付宝、腾讯乘车码、e充电等将向用户提供与减排量等值的优惠权益,这一举措将让低碳出行的兑现更加触手可及。 9月2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对外发布了第二批碳普惠方法共计7项,涵盖绿色出行方式如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共享单车、汽车合乘及新能源汽车,同时引入了外卖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闲置二手手机交易等低碳消费行为的减排量计算方式。 “对碳普惠的探索,核心还是在可持续上。”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介绍,随着平台用户量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武碳江湖这个场景,会有越来越多商户加入进来。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将构成一个越来越实用的整体低碳降碳生态体系。 来源:湖北日报
2024-09-29
详情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主持: 覃秘 荆淮侨 聂林浩 张问之 王乔琪 圆桌嘉宾: 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 毛 北方稀土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培勋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 何昌福 瀚蓝环境总裁 金 铎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 薛 涛 华宝基金可持续发展投资部基金经理 徐 欣 兴证全球基金投资经理 刘一锋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如何贯彻落实《决定》作出的相关部署?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企业面临哪些新机遇?本期“上证圆桌”邀请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北方稀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培勋,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何昌福,瀚蓝环境总裁金铎,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华宝基金可持续发展投资部基金经理徐欣,兴证全球基金投资经理刘一锋,对上述议题展开探讨。 一系列措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上海证券报:《决定》作出的相关部署将如何助推相关产业、公司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李毛:《决定》提出“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这不仅为平煤神马集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平煤神马集团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更为平煤神马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作为一家立足于能源化工的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国有特大型集团,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平煤神马集团的责任担当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刘培勋:《决定》提出“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这对强化碳市场的规范引领、有序扩大碳市场的行业覆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署力度大、举措实、含金量高,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近年来,北方稀土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年4月,由中国稀土学会、包钢(集团)公司牵头,北方稀土配合筹建的国内首创稀土领域EPD平台在北京上线,为更多同行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借鉴。6月,北方稀土建设的稀土行业首个碳排放核算平台通过了中国稀土学会组织的技术鉴定。北方稀土将不断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上发力,在节能降碳的同时,全力以赴推进磁性材料、储氢材料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何昌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须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支撑政策、保障制度、标准体系、统计核算体系等,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发展机制。《决定》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这是基础前提,包括有关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监管机制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规范行为主体在生态文明方面的行为。《决定》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分别对应减少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加强绿化和推动经济发展。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完善碳市场交易制度,推广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生态修复,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等。 金铎:《决定》提出“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环境治理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研发成本较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我们期待进一步加强政策一致性和稳定性,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瀚蓝环境近年来积极参与绿证交易、碳交易等,旗下多个固废处理项目已开展绿证申领工作,已核发约70万张绿证。 薛涛:绿色理念、科技依托、法治和市场配置等,将对绿色低碳发展产生长期的根本性的影响。 徐欣:《决定》提出,“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相关标准体系的持续完善,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产品的市场透明度和可比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全球行业共识框架。其中,绿色低碳投资标准体系的新变化,可总结为“两个趋同”“两个延伸”:多层次市场间的标准协调与趋同,法规强制性与主体自愿性的趋同;体系建设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延伸,议题实质性从财务层面到影响层面的延伸。 “碳排放双控”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上海证券报:《决定》提出“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这一部署有哪些重要意义? 李毛:能耗双控聚焦能源消耗的总量控制和强度降低,碳排放双控则侧重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控制和强度降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而且能够更好地服务“双碳”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一方面,可以倒逼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和产业扶持等政策,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替代能源、矿产等传统生产要素,形成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推动经营主体调整经济行为,激发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刘培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是“双碳”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制度变革,有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近日,北方稀土发布绿色低碳管理工作指南,通过对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标准化、常态化和实用化,积极打造稀土行业节能绿色低碳发展标杆企业。 何昌福: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须创新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包括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定碳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等,从而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这对碳排放密集型行业影响深远,企业应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同时,也将促进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金铎:实行碳排放双控,将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大力度地推进碳减排工作,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同时,相关措施更合理、更科学、更精准,绿色能源的使用占比将在整个社会经济层面有所提高,引导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实现企业生产全链条的低碳绿色化。这也将倒逼企业采取更加低碳的技术、工艺和集约化的治理模式,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环保行业应抓住这一转型机遇,从无害化向资源化、能源化发展。 薛涛:碳排放双控对能力建设、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产业界要有充分的认识。 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 上海证券报:从您所从事的行业来看,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哪些着力点? 李毛:具体到煤炭化工领域,要持续做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水平保护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科学降碳,增强绿色发展韧性。二是精准减污,厚植绿色发展底色。三是纵深扩绿,绘好绿色发展蓝图。四是聚力增长,更新绿色发展气象。以纵深扩绿为例,扩绿不是简单地搞绿化,主要体现在绿色低碳转型的力度、速度和成效上:把链条做优,围绕生态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把项目做新,确保项目起步就是绿色,落地就实现近零排放、效益最大化;把产品做绿,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全过程,提升含绿量、含新量,降低含碳量。 刘培勋:一是加快研发和应用。公司自主研发万吨级轻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较单级沉淀工艺电耗降低29%,废水量降低34%,碳减排80%,已在多家企业应用,并入围“原材料工业20大低碳技术”。二是建设绿色升级改造项目,推动稀土产业“向新逐绿”发展。三是加快产业协同。联合开展绿色技术研发和攻关项目,共享研发成果和经验,制定绿色低碳标准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四是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坚持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开发高端产品,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加强数智化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和全局化谋划,分层分类系统推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经济高质发展、资源高效利用、产业良性循环”的绿色稀土产业发展体系。 金铎:一是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投入研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升节能降碳整体效率。二是加强绿色环境权益的开发与管理。积极抓住机遇,推动环保业务与绿色环境权益的协同发展,把碳减排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三是促进固废资源化利用。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深入推进循环再利用、深度资源化,从“外部成本业务”转型为“价值创造型业务”,挖掘固废资源化的产品利用价值与碳减排潜力。四是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利用已有的业务布局,积极在绿色低碳领域探索新的业务发展方向,如资源回收利用、环保服务的前移等。 薛涛:首先,跳出环保看环保,比如从工业制造业角度看环保,从化工、冶金等的生产工艺全过程来看环保,将一部分适宜的“无害化”转为“资源化”,将末端治理改为全过程伴随,甚至开发出某种新技术来实现环保企业的蜕变升级。其次,数智技术总体都会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环保企业也要积极运用它。最后,环保企业可以关注其下游客户的集群现象,有的放矢,关注某类工业产业转移或者升级的趋势,提前布局。 逐“绿”而行抢抓低碳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企业面临哪些新机遇? 李毛:一是绿色低碳转型提速。新能源产业、节能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平煤神马集团加大风电、光伏、瓦斯发电等清洁电源开发力度,利用自身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不断深化技术和升级服务,积极开拓内外部市场,做强做优节能产业。 二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并进。近年来,平煤神马集团聚焦绿色低碳,大力倡导“环保不好、企业不保”的理念,积极搭建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减碳技术研发、绿色低碳产业研究等专业化平台,加速推进绿电替代工程、盐穴价值再造。在全行业率先开展近零排放五年行动,环境治理逐步实现从单一纠治到工程治理、过程减排、节能降耗、减碳扩绿系统施治的转变,连续3年上榜“中国企业碳中和贡献力50强”。 展望未来,平煤神马集团将坚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上综合施策,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协同发力,加快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低碳化、产业结构绿色化,实现绿色与发展互融、效益与生态共赢。 刘培勋: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迅速崛起,稀土业在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北方稀土将牢牢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在工艺绿色化上发力,加强绿色高效新技术攻关,提升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二是持续在装备智能化上发力,加快智能化装备应用和研制,以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三是持续聚焦高端产品研发,开发适销新品、高端产品,推动稀土产品价值攀升;四是持续在科技创新上发力,强化稀土基础和应用研究,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五是持续在依法合规经营上发力,守牢治企红线底线;六是持续共建企业发展良好生态,联合上下游企业,打造面向全国的稀土产品交易中心,努力成为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稳定器、压舱石。 金铎:一是加强绿色环境权益的开发与管理,将成熟的绿色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进一步提高绿色权益的经济价值。二是促进固废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除垃圾焚烧发电外,将积极利用焚烧项目的热源和区位优势,开拓管道供热和长距离移动供热,提供绿色蒸汽余热;继续利用餐厨垃圾产生的沼气制氢,为城市提供清洁的氢能。三是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利用在全国多个城服业务与固废处理业务的布局,探索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四是提供综合环境服务,进一步为企业端提供工业危废管理、能源管理等服务,助力企业减污降碳。五是加大纵横一体化固废治理“瀚蓝模式”推广力度。 引导更多资源“向绿”“向低碳” 上海证券报:助力上市公司绿色低碳发展,金融机构能发挥哪些作用? 何昌福:通过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的投资力度,投资机构可以引导上市公司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同时,投资机构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上市公司提供融资方案设计、风险管理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降低企业转型过程中的融资成本和风险:一是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可以通过投资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碳捕捉与封存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二是提升ESG信息披露与治理水平,机构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将推动上市公司更加重视ESG治理;三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如参与绿色债券的发行和承销、设立绿色基金、开发ESG指数产品等;四是倡导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投资具有环保理念的品牌和产品、支持绿色公益活动等方式,提升公众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和关注度。 徐欣:资产管理机构对绿色低碳投资标准体系的完善,可以从投资目标、投资策略、产品设计、信息披露及尽责管理等方面入手。譬如,资产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制定环境议题优先事项、定期沟通机制等,将投资决策与尽责管理过程有机结合,推动上市公司设定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跟踪具体实施情况,从而实现绿色低碳投资的整体目标。 刘一锋: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我们希望投资者能从ESG投资中真正受益,也希望能陪伴优秀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从投资视角出发,ESG投资理念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非财务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以更全面的视角评估投资标的,而优秀的ESG表现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并在长期维度创造投资价值。此外,ESG投资是面向未来的投资,随着ESG理念的深入,ESG投资的资金引导作用凸显,为更多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融资环境。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4-09-06
详情
七种低碳行为有了衡量标尺出行、外卖数据可精准核算碳排量
乘坐公交、地铁,点一次不需要餐具的外卖,到底能减少多少碳排放量?9月2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第二批碳普惠方法学,共计7个方法学,涵盖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共享单车、汽车合乘、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以及外卖场景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和闲置二手手机交易等低碳消费行为,为衡量公众出行和消费领域的碳减排量提供了“标尺”。 据悉,武汉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武碳江湖”已与腾讯乘车码、滴滴、支付宝、美团、转转等互联网服务平台达成合作,将依据方法学,量化武汉市民的低碳行为,并赋予减排量价值,从而激发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到碳普惠行动中来,让“武碳江湖”成为记录绿色生活、享受低碳权益的重要载体。 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介绍,方法学详细要求相关互联网平台提供用户的出行数据,包括里程数、电量等,能精准计算用户单次出行所产生的减排量。与之前的通用计算方法相比,方法学的计算方式更精细化。 乘坐地铁,能获得170克减排量;每骑行1公里,获得40克减排量。在“武碳江湖”中,个人减排量按照克来计算,似乎很难累积到1吨二氧化碳量,再进入湖北碳市场交易。这该怎么办?值得一提的是,本批方法学创新性地提出了“平台归集”的概念。个人可以将累积的碳减排量卖给企业或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可以给予个人相应优惠或权益。 刘树表示,这一机制的设立,既充分激发了公众的减排活力与潜力,又有效避免出现减排量泛滥的局面,是武汉市在深化碳普惠机制、探索美丽中国建设路径中的又一次重要尝试和突破。 来源:湖北日报
2024-09-05
详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
22
23
下一页
转到
页
快速通道
入市指南
网上开户
客户端下载
湖北统一环境权益交易平台
咨询电话
碳交易业务
400-870-8730 18971466039
碳金融业务
027-86657657
友情链接
相关网站
生态环境部↗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宏泰集团↗
中碳登↗
其他地方链接
北京绿色交易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天津排放交易所↗
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深圳碳排放交易所↗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