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检索 NEWS RETRIEVAL
分享武汉可持续的碳普惠模式 全省碳普惠体系建设推进会召开 5月17日,由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联合主办,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低碳日”系列活动——“全省碳普惠体系建设推进会”在中碳登大厦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分享武汉可持续的碳普惠模式,为全省各地市州建设碳普惠体系提供借鉴参考。 碳普惠,是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绿色减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在此机制下,给予节能减碳行为奖励,这些奖励可以表现为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等,从而激励个人或企业主动参与节能减排。 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专业运营碳普惠的国有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刘树介绍,湖北碳交中心自2015年开始探索碳普惠机制,从最初的“碳宝包”1.0版,到后续的“低碳军运”和“低碳冬奥”2.0版,经过多次产品迭代,最终在2023年探索出3.0版可持续的碳普惠模式——“武碳江湖”小程序,小程序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科学计算方法,全面记录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轨迹。用户在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搜索或扫码即可创建个人碳账户,只要是绿色出行或绿色消费行为,即可获得碳普惠减排量。 活动现场,招商银行分享了全国首张“三户合一”低碳绿卡及“碳启未来”计划。这是武汉碳普惠体系首创的“分布式碳账户”应用案例,为企业参与碳普惠体系建设提供借鉴。通过打造低碳场景、绿色消费广泛链接企业员工和客户参与,让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有了更多元的选择。“低碳绿卡”模式可直接复制应用到各地市州的碳普惠体系中,将大幅提高碳普惠平台建设与运营效率。 格林美集团一直积极参与区域强制碳市场、碳普惠自愿减排市场建设,其荆门工厂连续4年完成湖北碳市场履约,积极配合武汉市开发碳普惠减排量4269吨,并实现碳减排收益近16万元。下一步,格林美集团还将探索报废汽车拆解、动力电池回收等再生资源领域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开发,助力地方碳普惠方法学体系建设。 江汉区北湖街道作为华中地区唯一的“C40绿色繁荣社区”项目试点,分享了低碳社区的建设经验。北湖街道不仅将碳普惠激励机制运用到社区基层治理中,有效推动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并记录、量化居民为“双碳”目标贡献的绿色力量,还在商业消费端、公共机构低碳改造等方面做出探索与实践,推动街道全域低碳建设。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处二级调研员杨嵘表示,碳普惠让公众在参与“双碳”行动过程中得到实惠,是引导公众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和湖北碳交中心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碳普惠模式,已成功与湖北碳市场衔接,让更多非控排企业和市民从减排中获益。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已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和经验模式,下一步湖北省将支持其他地方建立碳普惠体系,推动形成“一城一普惠”的低碳发展新格局。 2024-05-20 详情
【全国低碳日】去公园里拥抱绿意 倡导低碳环保生活   健康的身体,也离不开良好的生活环境。5月15日是第十二个“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为了推动更多的市民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当天下午,在武汉市武昌区的沙湖公园开展了一场有趣的主题活动。来看看。 来源:湖北电视综合频道 2024-05-20 详情
湖北日报客户端:湖北首批超亿元绿色融资企业(项目)评价挂钩贷款产品落地        4月16日,湖北绿色融资企业(项目)评价挂钩贷款产品推介会在武汉中碳登大厦举行。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宏泰集团、招商银行武汉分行以及多家湖北省内知名企业代表,共同见证首批湖北绿色融资企业(项目)评价挂钩贷款融资成功落地。        当天,招商银行武汉分行与首批拿到“绿色评价挂钩贷款”的企业现场签约,与长利玻璃洪湖有限公司签署5亿元绿色评价挂钩项目贷款合作备忘录,与荒井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签署3000万元绿色评价挂钩流动资金贷款合作备忘录,与湖北黄麦岭绿色环保有限公司签署绿色评价挂钩贷款合作备忘录。        绿色评价挂钩贷款,是金融机构结合《湖北省绿色融资企业(项目)评价指南》等政策,通过挂钩企业(项目)绿色评价等级,给予其贷款利率、授信额度、贷款期限等优惠,激励企业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2023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湖北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简称“鄂绿通”)上线绿色企业、项目评价服务,组织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对企业进行评价审核,最终根据得分对企业、项目标识深、中、浅相应绿色等级,并纳入“湖北绿色企业融资企业库”“湖北绿色项目融资企业库”对外公示。成功入库的企业和项目,除了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还能享受金融机构优先对接、绿色审批通道等服务。        此次招行武汉分行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推出的绿色评价挂钩贷款,评价在深绿等级的企业(项目)最高可补贴90BP(1BP=万分之一)的利率优惠,贷款额度在500万元以上。武汉荒井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根据绿色融资企业评价报告,成功获得招商银行武汉分行温室气体减排挂钩融资的政策,未来将能够享受在原贷款利率的基础上降低25BP的优惠政策。绿色评价挂钩贷款的落地和推广,将大幅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有效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2024-04-17 详情
湖北日报头版:湖北碳市场十年逐绿“碳”新路——覆盖16个工业行业 累计成交量达3.9亿吨 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 作为全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自2014年4月2日正式开市以来,湖北碳市场从一个“新兵”逐渐成长为成熟的碳市场功能平台和绿色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得益于湖北碳市场的试点经验,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下称“中碳登”)设在武汉。 数据显示,湖北碳市场现有各类市场主体2万余个,其中控排企业343家,投资机构959家,纳入企业碳排放配额总量为1.82亿吨,涉及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16个工业行业,有效覆盖了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截至今年3月,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3.9亿吨、成交额96.31亿元,分别占试点碳市场的42.5%、41.9%,累计成交量居试点碳市场前列。 “肉痛”之后下定决心—— 企业“买卖”空气主动减排 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下称“葛洲坝水泥”)是首批进入湖北碳市场交易的企业。第一年,就花了3000多万元购买碳配额。 “肉痛”之后,该企业下决心要实现节能减排。葛洲坝水泥碳资产管理处处长夏枫介绍,2014年以来,企业通过建立生产指挥中心、能源在线管理系统、回转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各类永磁节能电机和风机等,极大地降低了化石能源的消耗。 截至2023年底,该企业单位熟料产品煤耗下降22.73%,电耗下降15.4%,碳排放强度下降10.14%。“过去,我们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万元购买碳配额;现在也能将富余的碳配额卖给其他企业了。”夏枫说。 能够实现盈余,做到“手有余粮”的,不止这一家。 2023年,华新水泥旗下湖北省13窑线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漂浮物、污泥、危险废物等合计约220.6万吨,折算节约标煤约63万吨,净减排二氧化碳约138万吨,在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同时,减少了垃圾填埋对土地的污染和占用,实现资源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控排企业力推节能改造,嗅准二氧化碳监测需求的设备商也参与其中。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敢为科技”)便是“碳”寻者之一。 敢为科技总经理张俊龙介绍,公司自研的高精度固定污染源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便能24小时监测二氧化碳排放量,让排放核查数据更有公信力。 目前,正联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下称“湖北碳交中心”)、葛洲坝水泥、华新水泥、湖北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碳排放计量试点。 减排企业获得新资产—— 专业“碳会计”来帮忙 随着碳排放权成为一种新资产,一大批管理碳资产的机构应运而生。 早在2015年,葛洲坝水泥便建立了碳资产管理处,由公司总经理直接分管。夏枫所在的碳资产管理处,有专人负责研究碳配额分配方案、碳核查、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工作,每年还会出具专业市场报告,并安排交易计划。什么价格适合买进、什么时候适合卖出,他们操作得游刃有余。 有一次,夏枫通过分析和研判,所购买的碳配额单价比碳市场交易价格低了40%。“企业曾付出过很大的履约成本,从被动到主动,逐渐意识到碳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夏枫说。 “老手”管理经验丰富,新入场的企业怎么办?2022年,湖北中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碳资管”)成立,专门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服务。 “有些企业刚进入碳市场,没有经验,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完成履约。”雷琦是中碳资管咨询规划部、核算核查部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碳资产管理工作就像“会计做账”,搜集排放数据、管理碳账目、对接核查组等,他们都可以做。 眼下,来找中碳资管的省内外企业络绎不绝。去年,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湖北碳交中心、中碳资管、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承办的水泥行业碳市场模拟盘交易举行,为水泥企业更好了解全国碳市场提供了契机。 精准控碳,有效减碳,湖北已初步构建起电力行业碳计量体系。 国网湖北电科院副院长周忠涛介绍,去年10月,湖北开始区域碳市场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试点,建立电力行业碳计量与碳核查一体化服务平台。湖北电科院制定碳计量监测技术方案,开展碳计量数据比对分析、碳计量数据可信认证、碳计量不确定度评定、碳计量器具管理、碳计量标准制定等工作。经过5个月的试点,目前已在省内3家发电企业的12台火电机组上进行碳计量监测试点,包括碳计量终端安装、调试、子站部署、数据接入等。 碳金融产品不断上新—— 企业低碳发展将获更多融资渠道 湖北碳交中心绿色金融部经理李翚介绍,基于二氧化碳这一标的物,湖北已尝鲜多个金融产品,如碳质押贷款、碳回购、借碳、现货远期等,品种和交易规模都在全国领先。 今年3月8日,湖北碳市场首笔银—证—企三方创新协同开展的碳配额融资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超2000万元。 碳配额回购,是一种通过交易为企业提供短期融资的碳市场创新融资工具。此次出售配额方为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宜都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均为湖北碳市场纳入企业;出资方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武汉分行参与。 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肇政介绍,企业每年都要投资3至5个清洁生产项目,每年在环保领域的投资约1亿元。本次碳配额回购交易成功落地,能有效助力企业盘活碳资产,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在湖北碳市场摸爬滚打十年,葛洲坝水泥的“求知欲”仍然很强。只要市场推出新的碳金融产品,他们都会去“尝鲜”。 去年,葛洲坝水泥襄阳老河口工厂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累计获得约1亿元资金支持,这笔钱将用于生产设备改造。在夏枫看来,每种碳金融产品的交易方法都不同,企业只有勇于探路,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抢占绿色发展新赛道。 李翚称,湖北碳市场积极开展碳金融创新,进一步拓宽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形成了“碳金融创新推动碳市场发展、碳市场发展促进碳金融创新”的互利共赢格局。 湖北碳市场加速转型—— 建成全口径产业集群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开市,发电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各试点碳市场普遍面临交易规模下降的形势。作为区域“双碳”工作探路者,湖北碳市场开始了转型之路。 分配时间提前、纳入门槛更低。今年1月份,《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明确:本省行政区域内年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工业企业,应当列入本省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并实行碳排放配额管理。 为提升湖北碳市场活跃度,2023年12月29日,湖北统一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正式上线,整合碳排放权、排污权和矿业权交易,并积极拓展用能权、用水权等交易产品,实现了账户、产品、核心交易、终端管理的统一。同时,湖北碳交中心还通过建立会员体系、减免交易服务费等方式,提高经营主体交易积极性。 湖北碳交中心总经理何昌福介绍,湖北碳交中心承担着“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和转型”“全省统一的环境权益大市场的建设”两大任务。未来,将重点围绕服务“政府控碳、企业减碳、个人低碳”三个维度,依托湖北宏泰集团金融控股平台和全国碳市场支持协调,建设服务全系统、全产业和全场景的碳市场基础平台,持续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发展积累经验。 具体而言,将进一步加快推进“降门槛、扩行业”,推进顶层机制创新,数据中心、建筑综合体、大型商业体都将被纳入湖北碳市场;挖掘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加强碳质押贷款、碳回购业务等推广,探索碳配额收益挂钩债券、碳保险等碳金融产品创新;加快推进涉碳业务,包括企业碳资产管理、碳足迹测算、碳认证、碳培训等,建成全口径产业集群;探索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全新碳普惠激励机制,为在全省全面推广碳普惠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2024-04-16 详情
湖北日报客户端:让节能降碳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我省将实现一城一普惠平台 如何让老百姓体会到碳减排的好处?4月12日从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武汉碳普惠”)获悉,今年将向省内外复制推广武汉碳普惠模式,实现一个城市一个碳普惠平台。 碳普惠,是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绿色减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在此机制下,给予节能减碳行为以经济价值甚至奖励,这些奖励可以表现为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等,从而激励个人或企业主动参与节能减排。武汉碳普惠则是湖北区域碳市场唯一专业运营碳普惠的平台公司。 2023年6月,武汉碳普惠个人低碳生活平台——“武碳江湖”小程序正式上线。小程序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计算方法,全面记录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轨迹。用户在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搜索或扫码即可创建个人碳账户,只要是乘坐公交地铁、租用共享单车、减少一次性用品等低碳行为,即获得碳普惠减排量和“努力低碳”等荣誉勋章。 截至目前,“武碳江湖”用户接近2万人,累计访问63.2万人次。此外,武汉碳普惠已与省内外多地达成合作意向。 武汉碳普惠董事长刘树介绍,每个城市、行业的减排场景、激励机制不同,通过为每个城市量身打造一个小程序,有针对性开发方法学,能进一步激励个人或企业节能减排。今年,武汉碳普惠还将推出“武碳江湖”2.0版本,加强与美团、滴滴、支付宝等平台类企业合作,建立分布式碳账户,用户在这类平台使用低碳消费场景后,便可积累碳普惠减排量。 2024-04-16 详情
湖北日报客户端:银-证-企三方联动助力湖北省内玻璃制造行业首单碳回购业务落地 4月8日,招商银行武汉分行联合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与湖北亿钧耀能新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亿钧耀能”)完成碳配额回购融资业务,为企业实现融资金额超1000万元。该业务是自《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业务细则》公布以来,国泰君安在湖北碳市场完成的首笔碳回购交易,也是湖北省内玻璃制造行业首单碳回购业务。本次业务的落地,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了银—证-企三方联动碳配额回购交易模式。 作为首批获得中国证监会碳金融业务牌照的券商机构,国泰君安自2015年起,在湖北碳交中心等在内的多家试点碳市场开展碳金融业务。本次碳回购业务的落地,既是国泰君安在湖北碳金融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同时进一步深化了银—证-企三方在碳金融业务上的合作关系,为将来持续开展三方业务,扩大湖北碳金融业务规模筑牢基础。 亿钧耀能是荆州市重点民营企业之一,已开展了水、电循环系统和“亮瓦工程”等多项节能工程项目。未来,企业将使用该笔资金持续开展节能降碳相关项目,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作出企业应有贡献。 2024-04-10 详情
湖北日报客户端:绿色赛事持续引领零碳风尚 2024武汉马拉松实现碳中和 4月2日获悉,2024武汉马拉松(以下简称“汉马”)在绿色低碳方面再创新高,在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通过与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及华测认证有限公司的紧密合作,成功实现了赛事碳中和。 经华测认证有限公司核算,本次汉马赛事产生了1528.67吨碳排放量。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捐赠核证自愿减排量和“武碳江湖”个人捐献碳普惠减排量的方式,对赛事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了碳中和。 在筹备期间,汉马组委会为推广碳普惠理念,提倡赛事期间优先选择公交车、地铁、共享单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人员交通产生的碳排放;号召跑友对参赛服、参赛包、完赛包等物资循环利用;提倡赛会展台搭建优先采用可重复利用的拼装型材料和环保材料,降低一次性材料使用率等。 此外,本着低碳环保原则,冠名赞助商中国银行推出无实体介质的数字信用卡—长城无界运动卡。联合汉马组委会在赛事报名期间,呼吁广大中签选手,使用数字信用卡缴纳报名费。汉马参赛T由特步集团独家提供,以100%环保材质的新光环保纱——SIGMA系列多功能纱为主要材料,每一件参赛T大概回收6至7个宝特瓶(PET瓶),可减碳178克。官方合作伙伴比亚迪汽车海洋网提供20辆新能源车辆作为赛事用车,以长续航低油耗的产品实力,引领绿色低碳出行。 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特别开通了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捐赠通道。跑者和市民只需在支付宝或微信小程序搜索“武碳江湖”,点击首页的低碳活动,即可将自己通过低碳生活方式获得的碳普惠减排量捐赠给汉马组委会,共同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4-04-03 详情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湖北碳市场交易主体学新规促发展         2024年3月1日,新修订的《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本次修订除了降低纳入门槛和扩大控排行业这两个明显特征外,更进一步丰富了分配方式和交易方式,同时也对交易风险防控、数据质量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自湖北区域试点碳市场启动至2023年底,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3.88亿吨、成交额95.75亿元,分别占全国7个试点市场的42.7%、42.2%,稳居全国试点地区首位。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的修订和出台是湖北区域碳市场法制建设日趋完善的具体表现,也是推进湖北碳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做好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3月29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举办政策宣讲会,围绕《办法》的修订思路和新变化进行解读和辅导,帮助纳入配额管理企业尽快了解湖北碳市场最新政策、熟悉管理要求,来自全省的部分纳入行业企业代表170余人参加培训。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举办的政策宣讲会现场 摄影 高钰姗   宣讲会上,湖北碳交中心碳交易部高级主管舒良锁强调了碳排放核查报告对企业履约和参与碳市场交易的重要性。“如果核查报告不能做到精确完整,企业的碳配额分配可能会产生偏差,进而增加企业履约成本,过往案例中已经有很多经验和教训。”作为《办法》的解读主讲人,舒良锁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让企业重视履约周期中的关键步骤和时间节点,增进参与碳市场交易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数据质量是碳市场的生命线,无论之前国务院公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还是湖北修订出台的《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都将保障和提升碳市场的排放数据质量作为重要内容予以规范。   “作为数据核查机构‘国家队’,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一直以来都将依规据实核查作为工作开展的底线,为碳市场运行提供高质量的核查数据基座支撑。”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湖北区域质量总监彭彰认为,加强对主体责任的管控和约束能让碳市场运行更健康,“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从初期的50元每吨上涨到现在的将近90元,恰恰反映了每个市场参与主体对于公开透明、数据可信的市场运行的预期。”彭彰说道。   湖北碳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为推动全省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碳交易机制带动下,湖北全省碳排放强度下降40%,产业含“绿”量进一步提升,同时,相关纳入行业也尝到了积极履约和技术升级带来的甜头。   从2016年以来,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生产技术改造让主要产品的能耗下降了25%左右,企业产能和产品竞争力都有大幅提升,目前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全国排名前列。   面对全国及区域碳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和一系列新规带来的变化,该企业能源管理部负责人吕灿靖表示,电网排放因子降低导致企业碳配额分配减少,需要主体在碳市场履约和节能降碳上承担更多、投入更多。“2023年,我们投入2.8亿元进行工艺升级,以满足更大的减排降碳需求,继续往国家能耗先进标准值靠拢,实现绿色低碳生产。”吕灿靖说。   据了解,本次宣讲是湖北碳交中心系列宣讲活动的第二场,接下来,该中心还将针对符合国家碳市场纳入门槛的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企业进行专场培训,提供最新政策辅导和服务支持。   一直以来,湖北碳交中心积极发挥全省碳市场建设平台功能,持续完善碳能力建设、碳资产管理以及碳金融、碳普惠、碳计量等体系建设。“强化政策的宣传贯彻,也是帮助有关单位和市场主体更好领会精神实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实质举措,共同助力碳市场深化发展。”湖北碳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04-01 详情
湖北日报:绿色低碳行为可变现 湖北推出全国首张“三户合一”低碳绿卡 既是银行卡,也是个人低碳行为换取福利的权益卡。3月30日,招商银行武汉分行与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联名推出“低碳绿卡”,该卡不仅包含传统银行账户,更融入了“武碳江湖”个人碳账户与武汉通交通账户,是全国首张“三户合一”低碳绿卡,将进一步激励社会公众参与节能减排。 使用该卡乘坐地铁或公交,将获得相应碳普惠减排量,银行按一定的比例转化为招碳值,市民可以用招碳值兑换礼品权益。低碳绿卡实现了从“碳行为、碳减排、碳权益、碳中和”的全流程闭环运营与高效管理,随着更多低碳场景以此为基础实现互联互通,将打造更丰富的低碳生活生态和更具价值的用户体验。 当天,招商银行武汉分行还与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中碳登大厦、麦德龙超市、水果湖街道等单位发起低碳场景共建计划——“碳启未来”,旨在探索更广泛的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让减排量的消纳有了更多元的选择。“武碳江湖”通过这一合作模式,能快速覆盖公众群体,最大化激发公众低碳生活的热情。除了绿色低碳出行外,商超、学校、酒店、医院、园区、楼宇、机关等都将打造低碳场景,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绿色低碳生态。 2024-04-01 详情
长江日报:婚礼现场,这对新人又领了张证       3月23日,武汉一对新人王锋、黎书香在举办婚礼时,取消耗电项目,布置简朴婚礼现场,积极践行碳中和理念,获得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颁发的婚礼碳中和证书。据了解,这也是全国金融系统员工举办的首场碳中和婚礼。 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向新人王锋、黎书香颁发婚礼碳中和证书。 实习生李雨欣 摄       新郎王锋现在招商银行武汉长江绿色支行工作,新娘黎书香在招商银行卡中心武汉分中心工作,他们对碳金融、碳资产管理等内容有所接触。为降低碳排放,他们在筹备和举办婚礼时采取了多种环保减碳方式——       很多婚礼现场都在使用的大型LED屏,能够很好地烘托婚礼的热闹气氛,但耗电量很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是婚礼活动的大头)。因此,这对新人第一步就果断取消了这个环节。       接送亲友的车辆、食宿,按传统方式也会占用较多碳排放量。于是,他们安排外地亲友在婚礼现场就近入住,鼓励亲友们步行前往婚礼现场。       另外,听说绢花可以回收,二人取消了鲜花扎景,改用绢花装饰。就连送给亲友的喜糖,他们也用心地选择了可反复使用的环保布袋来包装。 婚礼现场的布置,用绢花代替了鲜花。 实习生李雨欣 摄        新郎王锋表示,举办这样一场婚礼,最大的挑战在于说服父母长辈摒弃铺张的婚礼形式,并让他们接受这种环保、简约的新潮婚礼方式。 碳中和婚礼现场简朴又典雅。 实习生李雨欣 摄        在咨询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后,这对新人通过武汉碳普惠个人低碳生活平台——“武碳江湖”小程序,向亲友和公众“众筹”碳普惠减排量,以抵消婚礼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        经过测算,王锋、黎书香这场婚礼的碳排放量为1340千克。其中,餐饮占比29%、远程交通占比26%、婚礼用电占比24%、市内交通占比20%、其他占比1%。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场婚礼达成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婚礼的碳排放量占比示意图。(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 供图)        据了解,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还计划配合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开展碳普惠评价工作,组织更多的类似碳中和婚礼、零碳汉马等公益碳中和活动,引导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节能减排,共同推动碳中和理念的普及和实践。 2024-03-28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