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心
新闻中心
业务体系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管理平台
关于中心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公司概况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文化理念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业务体系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碳交易
绿色金融
碳资管
碳普惠
碳教育
碳标准
会员中心
党的建设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党建动态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
党建专题
信息公开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公示公告
数据披露
行业研究
政策法规
碳中和信息公示
自愿注销信息公示
首页
关于中心
公司概况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文化理念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业务体系
碳交易
湖北碳市
交易服务
履约服务
交易制度
绿色金融
碳资管
碳普惠
碳教育
碳标准
会员中心
会员介绍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
会员制度
会员活动
会员名录
会员动态
党的建设
党建动态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
党建专题
信息公开
公示公告
数据披露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数据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数据
排污权交易数据
每日概况
行业研究
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
全国碳市场
湖北碳市场
绿色金融
碳普惠
碳标准
排污权交易
矿业权交易
其他
碳中和信息公示
自愿注销信息公示
管理平台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新闻检索
NEWS RETRIEVAL
所有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20
2022
2023
2024
2025
长江日报报道: 湖北绿色金融又出创新成果
本报讯(记者康鹏 通讯员张熙)昨日在中国长江论坛·全国碳市场建设与绿色金融创新分论坛上,全国首单“碳保险”在武汉成功落地,是今年继“现货远期”产品上线后,湖北绿色金融又一个创新成果。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平安湖北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发了“碳保险”业务。昨日,华新集团签订意向认购书,买下全国首份“碳保险”产品。平安保险将为华新集团旗下13个子公司量身定制产品设计方案,将于近期签署正式协议。 碳交易是一种新生事物,是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的一种市场手段。政府每年给予控排企业一定的碳配额,如果超额排放,要到碳市场上去购买碳配额,而企业如果实现减排,就可把多余的碳配额卖到市场上获利。 碳交易衍生出碳金融,碳保险正是碳金融的一种,针对碳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碳价格波动、交付风险等。比如,企业购买了“碳保险”产品,若环保设备由于意外无法按预期工作,导致排放超标,而需要到市场上购买碳配额,这部分损失就由保险公司赔付。“赔的不是设备本身,而是设备故障造成的环境后果。”相关负责人介绍。 华新集团气候保护部负责人表示,有了这份保险以后,企业心里更有底,可以更放心地加大环保设备投入。2014年首次列入控排名单的这家水泥企业,碳配额缺口达到115万吨,企业花了近3000万元,到碳市场去购买配额。为此,企业投入巨资上了节能减排设备,到2015年,碳配额有了几十万吨的盈余,价值近千万元。仅这一项,就为企业挽回了数千万元的损失,并创造了效益。同时,二氧化碳绝对排放量减少了9%,同时还大大节省了电、煤的费用,降低了成本。 湖北碳市场于2014年4月开市,是全国7个试点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碳市场,成交量、交易额等占到全国的80%以上。在湖北,共有166家控排企业,分布在钢铁、石化、水泥等行业。 昨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统一的碳市场,目前正在做准备工作。据悉,明年我省控排企业的门槛将从年耗6万吨标准煤降低至1万吨,届时碳市场的企业主体将大大增加,交易将进一步活跃。 碳排放交易(简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政府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将一定的二氧化碳配额,发放给有排污需求的企业,配额富余企业可将富余配额出售给配额不足的企业,以此形成一定减排收益。
2016-11-21
详情
湖北之声报道: 全国首单“碳保险”今天落地湖北
长江云报道(湖北之声记者李丽 通讯员马清卿)今天(18日)下午,华新水泥集团和平安保险在武汉签署了碳保险产品认购协议,标志着全国首单“碳保险”正式诞生!这也意味湖北碳金融又多了一位成员,全国绿色金融创新又添一个新样本。 当天,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签署了“碳保险”开发战略合作协议。紧接着,华新水泥集团与平安保险签署碳保险产品认购协议,平安保险将为华新集团旗下位于湖北省的13家分子公司量身定制产品设计方案,并于近期签署正式保险服务协议。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团体财产险部副总经理陈绛英介绍:“对于因为意外事故导致的生产中断,包括环境污染,包括因为环境因为节能减排不能达到预期要求产生的要额外购买碳排放权的支出都属于我们的保障范围。” 至此,碳交易开启了“保险时代”。“碳保险”成为企业风险管理及碳资产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也是继碳金融授信、碳资产质押贷款、碳基金、碳资产托管、碳债券、境外投资者入市、碳众筹和今年上线交易的现货远期之后的又一碳金融成果,成为湖北省利用经济手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载体。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企划总监张熙介绍:“这些碳金融产品都是为企业服务的,一旦推广出来,企业觉得有需要都可以应用得到。因为一味限制企业排放(二氧化碳),他们会觉得这是紧箍咒,更多的让他们认识到这是碳资产,发挥资产属性,这对他们来说有比较重要意义。” 曾经是碳排放大户的华新水泥,2014年因为超额排放,曾花费2900万购买碳金融产品支付超出的配额;去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又从碳金融市场赚回1000多万。尝到甜头后,这次华新水泥签下了全国首单碳保险,有了这份“碳保险”,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气候保护部部长李英告诉记者,企业会更大胆地探索节能减排新路径:“平安保险给咱们的节能减排设备相当于再加一道保障,有了这个保障以后呢,我们可能就会进一步投入节能减排设施,有的设备更新我们会加大投入。” 得益于不断创新的碳金融产品,截止今年10月31号,湖北碳市场累计交易总量2.9亿吨,占全国交易总量的80%,交易总额达68.7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见习编辑 刘小笛)
2016-11-21
详情
荆楚网报道: [2016长江论坛]全国首单“碳保险”正式落地湖北
全国首单“碳保险”正式落地湖北。记者安立 摄 荆楚网消息(记者 安立)11月18日下午,在2016年中国长江论坛——全国碳市场建设与绿色金融创新分论坛上,全国首单“碳保险”正式落地湖北,是今年即“现货远期”产品上线后,湖北绿色金融又一个创新成果。 当天,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签署了“碳保险”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华新水泥集团与平安保险签署了全国首个碳保险产品的意向认购协议,平安保险将为华新集团旗下位于湖北省的13家分子公司量身定制产品设计方案,并于近期签署正式保险服务协议。 “碳保险”是平安保险为碳排放权交易企业量身打造一系列保险产品的总称,是企业风险管理及碳资产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平安保险一直在积极研发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概念相结合的保险产品,这次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合作,研发针对性的产品,是在环保保险产品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2016年中国长江论坛——全国碳市场建设与绿色金融创新分论坛。记者安立 摄 “目前国内市场碳保险业务相对单一,无法切实满足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企业需求,下一步我们还将联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共同开发更多保险产品为更多的企业服务。”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总经理毕伟介绍,国际市场上碳保险主要针对交付风险,目前有碳信用价格保险、碳交付保险、清洁发展机制支付风险保险、碳排放信用价格、碳交付保险,碳排放信贷担保等产品。 湖北碳交中心企业服务部经理张冯雪介绍,近两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二十多种碳金融产品,但真正实现可复制的仅碳配额质押贷款、碳基金、碳配额托管等几种。张冯雪表示,湖北碳交中心每一个碳金融产品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慎重研究后推出的,“这些碳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进一步扩宽了企业节能减排融资通道,降低融资成本,带动企业投资节能减碳的积极性。” 湖北碳交中心与协鑫金融集团签订CCER产品创新协议。记者安立 摄 8月31日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大力发展绿色信贷”“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发展绿色保险”“支持地方发展绿色金融”等多重激励机制创新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本次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联合开发的“碳保险”,是国内保险业首次踏入碳市场的大胆尝试和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表现。 此次会议上,湖北碳交中心还分别与协鑫金融(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签订了CCER产品创新协议和低碳产业基金协议。 湖北碳交中心与北京神雾环境能源集团签订低碳产业基金协议。记者安立 摄
2016-11-21
详情
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首单“碳保险”落地湖北
中新社武汉11月18日电 (马芙蓉 张熙)18日在武汉召开的“碳金融创新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分论坛”上,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和华新水泥集团签署了“碳保险开发合作协议”和“中国首单碳保险服务协议”。 上述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国首单“碳保险”正式落地湖北。这是今年湖北“现货远期”上线后,在碳金融产品创新成果方面的又一新样本。 据介绍,“碳保险”是平安保险为碳排放权交易企业量身打造的一系列保险产品的总称,是企业风险管理及碳资产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旨在帮助购买减排设备的企业,达到预期减排目标。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为带动企业投资节能减碳的积极性,该中心先后创新推出碳金融授信、碳基金、碳保险、碳众筹、现货远期上线交易等碳金融产品,进一步扩宽企业节能减排融资通道,降低融资成本。 湖北是中国7个碳交易试点之一,华中地区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截至今年10月31日,湖北碳交易系统共开通碳交易账户7577户。碳市场交易活跃,二级市场交易量、交易额、累计日均成交量、月度日均成交量、引进省外和境内资金数量均居中国第一。 碳排放交易(简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政府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将一定的二氧化碳配额,发放给有排污需求的企业,配额富余企业可将富余配额出售给配额不足的企业,以此形成一定减排收益。(完)
2016-11-21
详情
楚天都市报报道:全国首单“碳保险”落地我省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卢成汉 通讯员马清卿 实习生颜敏月)昨日,在长江论坛全国碳市场建设与绿色金融创新分会场,华新集团与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签署了碳保险产品意向认购协议,这标志着全国首个“碳保险”正式落地我省,助推我省碳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华新水泥股份公司气候保护部部长李英说,华新公司共投入减排设施5亿多元,虽然如此,但在2014年,超额排放115万吨,企业因此购买了近3000万元的碳配额。此次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与华新公司签署“碳保险”,再也不用担心设施不给力,而造成碳排放超额问题。 平安保险湖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华新签署保险协议后,将为该公司的减排量进行保底,一旦超过排放配额,将给予赔偿,这是环保保险产品领域的一次重要的突破。 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企业服务部负责人张冯雪介绍,截至今年9月,我省碳排放权交易累订成交量2.86亿吨,成交额近68亿元,为全国第一。
2016-11-21
详情
湖北经视报道:《经视直播》栏目:全国首单碳保险正式落地湖北
2016-11-18
详情
湖北电视台报道:《新闻360》栏目:湖北在全国首推“碳保险”
视频连接: http://news.hbtv.com.cn/p/379924.html 视频在第13分05秒时播出
2016-11-18
详情
中央电视台联合国气候大会专题报道:[经济信息联播]湖北:碳排放交易促企业节能减排 转型发展
视频连接:http://tv.cctv.com/2016/11/12/VIDEVS1cOcCbmIroXxi8TycI161112.shtml
2016-11-15
详情
中央电视台联合国气候大会专题报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记者探访全国最大碳交易试点市场
视频连接:http://tv.cctv.com/2016/11/12/VIDEs96qtrv6a7jwH8T4rAgR161112.shtml
2016-11-15
详情
腾讯大楚网报道:《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湖北力争成为全国“碳”中心
腾讯大楚网讯(通讯员 马清卿)已由世界74个国家签署,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于11月4日起正式生效。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58.82%,这一份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将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谱写重要一页。 《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它们共同形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开启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 中国贡献非凡 去年底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3天、近200个缔约方,催生《巴黎协定》的谈判密集而艰苦。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以及中国行动,为大会成功增添了强大动力。 在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上,国家领导人和奥巴马总统先后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中国和美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这一举动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助力《巴黎协定》早日生效释放了强有力信号。 10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将于今年11月4日正式生效。这份协定凝聚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社会携手推进应对气候问题的努力,全球各国对此反响积极。 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轻易解决了从“高碳”转向“低碳”的过程。我们的煤炭消耗占比仍然过大,每一次雾霾天的到来,都提示我们要面对这个现实,做出更积极的转型努力。 碳市场是解决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工具 相对于政府强制减排甚至是拉闸限电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碳交易则是采用市场化机制,在总量限定的情况下,调控每个排放企业的排放水平。企业在进行碳排放交易时,碳排放边际成本较低的企业将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通过实施节能改造和清洁生产,其富裕的碳排放配额可通过交易获得经济收益;相反,碳排放边际成本较高的企业面对减排,可以选择购买碳排放配额而不必投入超出社会平均减排成本的代价完成政府减排任务。这一市场机制较好的解决了调动企业减排积极性和社会减排成本过高的问题。正是基于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在湖北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市场配置环境资源”的序幕。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2017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的碳市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国碳市场建成后,将是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当中规模最大的市场。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湖北正计划凭借试点期间形成的全国领先的市场流动性(占全国市场80%交易量)和金融创新优势,积极谋划全国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即将开启 湖北全力备战 在今年发布的《湖北“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将湖北武汉建成全国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为此,湖北省已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改后的《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湖北省的控排企业门槛将由6万吨标煤下降到了1万吨标煤,这意味着湖北碳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门槛下降后的排放量覆盖范围将由原来的50%扩大到了80%左右。”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的田啟处长介绍时说道,“对企业历史数据摸排、盘查工作将会大大增加。”新的《管理办法》的实施为湖北从试点过渡到全国交易市场奠定了稳固的立法基础。 不仅如此,湖北还在抓紧开展数据盘查、完善配额分配方案、健全碳市场支持体系、持续开展能力建设培训和碳金融创新等方面积统筹谋划、重点突破,为争取全国的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全力备战。 近期,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还将发布上线包括碳现货远期、碳保险等一批碳金融产品,全国最大金额的CCER质押贷款项目也将于近期签约。这些碳金融产品的落地,还将进一步扩宽企业节能减排融资通道,降低融资成本,带动企业投资节能减碳的积极性。 如此看来,《巴黎协定》无疑是世界气候变化的一剂良药,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湖北将会用好、用足碳市场这个有效的减排工具,为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做好衔接工作,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事业不断前进!
2016-11-08
详情
上一页
1
2
...
12
13
14
15
16
...
25
26
下一页
转到
页
快速通道
入市指南
网上开户
客户端下载
湖北统一环境权益交易平台
咨询电话
碳交易业务
400-870-8730 18971466039
碳金融业务
027-86657657
友情链接
相关网站
生态环境部↗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宏泰集团↗
中碳登↗
其他地方链接
北京绿色交易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天津排放交易所↗
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深圳碳排放交易所↗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