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检索 NEWS RETRIEVAL
新华网报道:招金盈碳一号碳排放投资基金在湖北启动     新华网武汉4月8日电(记者王贤 李思远)由招银国金发起成立的招金盈碳一号碳排放投资基金8日在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启动,这是国内首只碳排放信托投资基金。     据招银国金相关负责人冀承介绍,招金盈碳一号碳排放投资基金将专注于碳交易试点地区的配额一级、二级市场,以及我国自愿减排量的一级、二级市场中的交易机会,基金将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第一期资金规模5000万元,二期6000万元预计5月发行。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国内首支面向公众募集的碳信托产品,碳排放投资基金引导社会闲散的资金聚集起来,为具有良好减排项目开发潜质的企业提供资金需求,一方面能够大力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另一方面也能够为节能减排融资,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为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发改委去年12月正式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进一步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拟在湖北、北京、天津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     而在中部湖北成立的碳市场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市场指标仅次于欧盟碳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碳市场。 2015-04-08 详情
中国新闻网报道: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论坛:武汉致力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     中新网武汉4月8日电(记者 周锐)中国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论坛8日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家发改委、长江沿线部分省市发改委代表以及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微博]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共聚东湖之滨,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献言献策。     与会专家呼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社会节能减排,控制污染排放总量。     随着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实施,长江沿线特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但同时,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将是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继续先污染后治理这一传统路径?还是总结过去的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机制?     在此次论坛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微博]提出:碳市场是治理城市群中城市病的有效市场手段,通过“总量控制+市场激励”模式,不仅能够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社会减排成本,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减排的积极性。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将是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支撑。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处长蒋兆理表示,为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发改委去年12月正式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进一步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拟在湖北、北京、天津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     中央先后在中部湖北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低碳城市、排污权交易等一系列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试点、示范,为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谋划“中部绿色崛起”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而湖北作为中部唯一的碳市场,自2014年启动以来备受关注。     据介绍,经过一年的运行,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市场指标仅次于欧盟碳市场。截至2015年3月31日,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1186万吨,交易总额2.7亿元人民币(6.2150, 0.0065, 0.10%),分别占全国成交总量48%和成交总额的32%;同时,湖北碳金融产品创新数量与规模始终保持全国第一,各类碳金融授信已达800亿元。与此同时,碳市场的建立极大的调动了企业投资减排、主动减排的积极性。据统计,碳交易启动后,企业2014年在节能改造上的投资比2013年提高38%,部分控排企业通过碳交易已经直接获取减排收益5534万元。     有鉴于此,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北省行政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经济学会会长邹德文表示,中部地区是我国碳金融市场天然的资金凹地,湖北武汉已初具全国碳市场中心、碳金融中心、碳定价中心雏形,建议在武汉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通过金融市场手段推进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此次论坛期间,湖北碳市场与碳金融创新又有新的成果落地。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全国首个碳信托基金宣布正式进入湖北碳市场,全国相继设立的4支碳市场基金目前已全部进入湖北碳市场;与此同时,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也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签订“碳市场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湖北碳市场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向全国碳市场和金融市场延伸。 2015-04-08 详情
各项交易指标全国第一 年内控排主体将新增46家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刘晓杰 通讯员张熙)在多项核心指标竞得头把交椅后,作为全国7个首批试点之一,今年,我省碳排放权交易将迎来首年大考。昨日,楚天金报从省发改委获悉,自本月中旬起,我省138家首批控排大户将进入核查履约阶段,“配额不够的就要在市场上购买”。“去年,我们碳交易直接受益达到100万元。”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中心主任方娅兰告诉记者称,通过一项废气回收技术改造,“公司每年多生产1万吨液化天然气”。“各项交易指标都是全国第一。”省碳排放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到目前为止,通过碳交易市场,我省减排二氧化碳61万吨,部分企业直接获取减排收益超过2000万元“省外投资者占55%,累计引进省外和境外资金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据楚天金报了解到,今年,我省纳入控排企业数量将增至184家,同时,我省将碳排放控制责任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未履约企业,在申报国家和省节能减排项目、新建项目将不予受理,建立履约黑名单制度”。     “碳交易是大势所趋。”省发改委气候处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已列入中央改革清单,“2016年,国家建立全国碳市场,纳入控排企业门槛是企业年能耗为1万吨标煤。” 2015-03-25 详情
我省碳交易首次“大考”临近 138家企业迎来首个履约期     湖北日报讯 我省碳交易将迎来首次履约期“大考”。从昨日召开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首次履约动员暨核查工作启动会获悉,5月份138家企业要提交和排放量相等的配额,按期履约。     去年,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共有11家企业纳入碳交易。“碳交易促进了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我们从节能减排中尝到了甜头。”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方娅兰介绍,过去,合成氨产生的废气进入锅炉燃烧产生热能,现在,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合成氨废气全部回收用来生产LNG,每年产量为1万吨。     按照要求,3月16日,第三方核查机构将进入企业开展核查,为期1个月。5月1日起,企业根据排放核查数据开始进行履约,在注册登记系统中按照要求提交和排放量相等的配额,配额不够的在交易系统中购买。5月29日履约工作结束。     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甄建桥介绍,目前全国7个试点,已有5个试点省市完成履约,履约率高达95%以上,湖北是7个试点中仅剩的未履约的两个试点之一。履约的好坏,直接影响我省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省发改委将根据企业履约情况针对违约企业实施处罚。     目前,我省还有24家企业没有领取配额,有的还没有开户,有的开户了还未激活。省发改委提醒,碳交易是大势所趋,2016年国家将建立全国碳市场,纳入的门槛是年综合能耗为1万吨标煤的企业。未来国家碳市场的处罚措施将会更加严厉,每吨将处以300元的罚款。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分析,随着履约期临近,我省碳交易将更加活跃,或将量价齐升。今年,我省碳交易还将纳入48家新增企业。 2015-02-25 详情
碳市场交易总量突破千万吨 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湖北日报讯 (记者廖志慧、通讯员张熙)昨天,湖北碳市场传出好消息:2014年,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交易额2.34亿元,各项交易数据均全国领先。     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省碳市场总成交量1020万吨,其中公开拍卖200万吨、协议转让120万吨、二级市场交易700万吨。二级市场交易量、交易总额、累计日成交量分别占全国的48%、31%和56%,均居全国第一。     此外,我省碳市场还是国内首个外资主体参与的碳市场。当前累计开户925户,在全国7个试点中位居首位。其中,省外投资者占55%,累计引进省外和境外资金1.5亿元。碳金融创新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已成功发放碳质押贷款、发行碳基金,计划将发行碳债券。     目前,碳市场激励减排机制已初步形成。部分控排企业已直接获得减排收益2000多万元。通过神农架林区和通山县的林业碳汇项目试点,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统筹规划了近200万亩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预计碳汇收入近1000万元。 2015-01-05 详情
《楚天金报》报道:湖北碳交易全国试点最火     湖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昨日,记者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获悉,到目前为止,凭借单日成交量、市场规模和产品创新等核心指标,湖北碳市位居国内试点省(市)首位。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批试点全部开市和国家碳交易管理办法出台的基础之上,全国碳市的基本框架逐步清晰。     刷新多个行业纪录     湖北成交量占全国半壁江山     “12月份日均成交3.4万吨,占全国当日交易量的56%。”昨日,中心副总经理王海告诉楚天金报记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4月2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截至2014年12月20日,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总量已达671万吨,占全国交易总量的48%;交易总额为1.6亿元,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据其介绍,目前,在全国7个试点省(市)中,湖北碳市在开户数、单日成交量、市场规模和产品创新等各项核心指标方面位居首位。仅8个月时间,湖北碳市就刷新了一个个行业纪录:单日最大成交量、国内市场规模第一、国内首单碳质押贷款、国内首只碳基金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首个外资主体参与的碳交易市场,湖北已累计引进省外和境外资金1.5亿元,碳市场成为社会投资新热点,碳资产价值进一步得到认可。     另外,我省现有12个行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其中华新水泥等138家共减排二氧化碳已超过60万吨,通过出售剩余碳排放配额,获得近600万元收益。     基本框架已定     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待启     “最近几天,美国环保协会、广东省发改委等机构都来参观。”中心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配额分配、平台建设、流动性建设等关键环节,我省一直在改革创新,以期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     对此,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哲军表示,一定要抓住试点契机,培育全国碳交易市场中心是当务之急,“留给湖北的时间并不多了”。     据楚天金报记者了解,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全国统一碳市建设的工作部署,2014-2015年为前期准备阶段,2016-2019年为第一阶段,2019年之后为第二阶段,扩大覆盖范围、完善规则体系,并探索与国际碳市全面对接。“目前,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中,湖北、上海、深圳等试点省(市)近期交易量逐步放大,流动性表现良好。”王海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实施,必将有效推动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进程。 2015-01-01 详情
“湖北碳市夺国内第一市:入选湖北十大经济事件 湖北碳市夺国内第一市     事件回顾     作为国家确定的7个试点之一,2014年4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鸣锣开市,这也意味着,体量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全面上线。     用了8个月的时间,湖北碳市成就了一个个行业奇迹:单日最大成交量、国内市场规模第一,国内首单碳质押贷款,国内首只碳基金……当前,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全国第一个碳期货试点。     专家点评     “目前,各项指标都稳居全国行业第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海说,我省碳排放成交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具备较好市场流动性,活力十足”。(记者刘晓杰) 2014-12-31 详情
《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活跃度居全国首位     新华社武汉12月9日电(记者方政军、吴植)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湖北市场交易活跃度高,各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大量资金流入控制排放企业,市场机制促进经济低碳转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逐步显现。     记者从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悉,湖北碳交易试点于今年4月启动,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电力、钢铁、化工等十多个行业的138家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这些企业净减排二氧化碳61万吨,各类项目业主在碳市场上获取近6000万元收益。     截至目前,湖北碳排放配额交易总量达621万吨,占全国累计总额的47%;交易总额1.5亿元,占全国的30%;累计日均成交量为3.8万吨,占全国的56%。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气候处处长田启说,湖北碳市场投资者结构多样,参与积极,使得市场在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由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个人等市场主体博弈形成价格均衡,使湖北碳交易成交价稳定在21元至29元/吨之间,这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引导企业减排,目前全国多地企业都希望进入湖北碳市场进行交易。     为推动碳交易市场发展,湖北在碳金融创新方面率先取得多项突破。今年4月,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三家银行签署600亿元的全国最大碳金融授信,用于支持减排技术应用和绿色能源项目开发。9月,中心与兴业银行、宜化集团签署全国首个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协议,贷款额4000万元,用于企业减排改造。11月,全国首支“碳排放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在武汉发布;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与民生银行签署全国最大的20亿元碳债券意向合作协议。 2014-12-10 详情
《21世纪财经报道》: 湖北签署全国首个100万吨碳资产托管协议     12月8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促成全国首单碳资产托管业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该中心获悉,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该项业务并托管100万吨碳排放权。     据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人士介绍,碳资产托管机构,是经交易中心认证的托管机构,具体机构名称会在近期公开。     该机构接收企业托管的碳资产,通过专业化的碳资产管理运营,为企业提供盘活存量碳资产的有效手段。通过碳资产托管,企业能够获得固定收益,又无需承担参与市场交易的风险。机构也能够通过市场操作获益,用保证金的杠杆获得更多收益。通过托管业务的开展,将有利于帮助控排企业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提高市场交易流动性。     年底,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金融创新产品密集发布,11月底设立了全国首个碳市场基金,筹备了全国最大规模碳债券,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规模也在陆续扩大。据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人士介绍,该中心未来还将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更多碳金融产品和碳资产管理工具。 2014-12-09 详情
武汉电视台报道: 全国首支“碳”基金在汉发布——11月27日直播大武汉 视频链接如下: http://whtv.com.cn/tv/6/b/z/201411/t20141128_539621.shtml 2014-11-27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