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心
新闻中心
业务体系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管理平台
关于中心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公司概况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文化理念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业务体系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碳交易
绿色金融
碳资管
碳普惠
碳教育
碳标准
会员中心
党的建设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党建动态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
党建专题
信息公开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湖北碳交”)是经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机构。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本金3.3亿元,为湖北宏泰集团二级公司。目前,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之外,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查看更多
公示公告
数据披露
行业研究
政策法规
碳中和信息公示
自愿注销信息公示
首页
关于中心
公司概况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文化理念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业务体系
碳交易
湖北碳市
交易服务
履约服务
交易制度
绿色金融
碳资管
碳普惠
碳教育
碳标准
会员中心
会员介绍
会员申请
会员服务
会员制度
会员活动
会员名录
会员动态
党的建设
党建动态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
党建专题
信息公开
公示公告
数据披露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数据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数据
排污权交易数据
每日概况
行业研究
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
全国碳市场
湖北碳市场
绿色金融
碳普惠
碳标准
排污权交易
矿业权交易
其他
碳中和信息公示
自愿注销信息公示
管理平台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中心动态
媒体聚焦
环境信息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新闻检索
NEWS RETRIEVAL
所有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20
2022
2023
2024
2025
荆楚网报道: [聚焦长江论坛]中国首个碳信托基金在武汉启动 首期募资5000万元
碳信托基金启动仪式现场 荆楚网消息(记者刘申 实习生郑旸)4月8日,在汉召开的长江论坛“中国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分论坛上,由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招银国金投资有限公司发起的全国首个碳信托基金正式启动。 据了解,发展和丰富多层次的碳金融衍生产品,是我国各地交易所、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共同探索的金融业务创新内容。招金盈碳一号碳排放投资基金是国内首支投资于碳市场的信托投资基金,第一期资金规模5000万元。 招银国金投资有限公司业务七部总经理冀承表示,基金专注于我国试点地区的配额一级、二级市场,以及中国自愿减排量的一级、二级市场,基金将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 在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通过碳基金产品可以引导公众资金更多的投向具有良好环境和社会效应的减排项目。同时,有利于促进控排企业、减排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2015-04-08
详情
《支点》报道: 中国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论坛在汉召开 湖北致力打造全国性碳金融中心
(本网讯 记者林楠)2015年4月8日,长江论坛分论坛——中国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家发改委、长江沿线部分省市发改委代表以及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共聚东湖之滨,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献言献策。与会专家共同呼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社会节能减排,控制污染排放总量;建议将湖北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形成与上海、深圳等传统金融中心并行的新兴绿色金融体系,从政策和金融层面支撑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助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 随着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实施,长江沿线特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但同时,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将是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继续先污染后治理这一传统路径?还是总结过去的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机制?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席、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提出:“碳市场是治理城市群中城市病的有效市场手段,通过对排放进行总量控制,运用市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不仅能够增强产业的集中度和技术先进度,增强产业的竞争力,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社会减排成本,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减排的积极性。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将是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支撑。”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家碳市场管理部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蒋兆理处长的呼应。据了解,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是中央改革领导小组重点任务之一。为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发改委去年12月正式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进一步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拟在湖北、北京、天津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 中央先后在中部湖北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低碳城市、排污权交易等一系列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试点、示范,为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谋划“中部绿色崛起”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而湖北作为中部唯一的碳市场,自2014年启动以来备受关注。经过一年的运行,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市场指标仅次于欧盟碳市场,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截至2015年3月31日,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1186万吨,交易总额2.7亿元,分别占全国成交总量48%和成交总额的32%;同时,湖北碳金融产品创新数量与规模始终保持全国第一,各类碳金融授信已达800亿元。与此同时,碳市场的建立极大的调动了企业投资减排、主动减排的积极性。据统计,碳交易启动后,企业2014年在节能改造上的投资比2013年提高38%,部分控排企业通过碳交易已经直接获取减排收益5534万元。 湖北碳交易的实践充分证明,总量控制交易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工业排放,降低社会平均减排成本,其市场机制下形成的碳金融市场为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转型发展和生态补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进一步带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鉴于此,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北省行政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经济学会会长邹德文提出:“中部地区是我国碳金融市场天然的资金凹地,湖北武汉已初具全国碳市场中心、碳金融中心、碳定价中心雏形,建议在武汉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通过金融市场手段推进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5-04-08
详情
《湖北日报》报道:武汉“全国碳金融中心”呼之欲出
湖北日报讯 (记者吴文娟、通讯员张熙)“中国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分论坛上,经济学家辜胜阻等与会专家共同呼吁: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从政策和金融层面支撑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助力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是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支撑。”辜胜阻提出。 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家碳市场管理部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处处长蒋兆理的呼应。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将在湖北、北京、天津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湖北作为中部唯一的碳市场,自2014年启动以来,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市场指标,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邹德文认为,中部地区是我国碳金融市场天然的资金凹地,武汉已初具全国碳市场中心、碳金融中心、碳定价中心雏形,建议在武汉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通过金融市场手段推进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湖北成为仅次于欧盟的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武汉成为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有底气。”辜胜阻说,建议国家将武汉由试点碳市场过渡为全国性碳市场,支持发展壮大配额和CCER现货市场,探索碳现货远期交易,建立现货和远期并行的高流动性统一市场体系。 他呼吁,国家应该考虑按照城市群配置要素市场,珠三角有深交所,长三角有上交所,新三板花落北京,武汉作为城市群代表逐梦第四级,也应有新支撑,国家在整个产业规划和布局上应予以考虑,释放一些政策红利。
2015-04-08
详情
新华网报道:招金盈碳一号碳排放投资基金在湖北启动
新华网武汉4月8日电(记者王贤 李思远)由招银国金发起成立的招金盈碳一号碳排放投资基金8日在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启动,这是国内首只碳排放信托投资基金。 据招银国金相关负责人冀承介绍,招金盈碳一号碳排放投资基金将专注于碳交易试点地区的配额一级、二级市场,以及我国自愿减排量的一级、二级市场中的交易机会,基金将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第一期资金规模5000万元,二期6000万元预计5月发行。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国内首支面向公众募集的碳信托产品,碳排放投资基金引导社会闲散的资金聚集起来,为具有良好减排项目开发潜质的企业提供资金需求,一方面能够大力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另一方面也能够为节能减排融资,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为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发改委去年12月正式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进一步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拟在湖北、北京、天津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 而在中部湖北成立的碳市场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市场指标仅次于欧盟碳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碳市场。
2015-04-08
详情
中国新闻网报道: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论坛:武汉致力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
中新网武汉4月8日电(记者 周锐)中国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论坛8日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家发改委、长江沿线部分省市发改委代表以及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微博]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共聚东湖之滨,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献言献策。 与会专家呼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社会节能减排,控制污染排放总量。 随着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实施,长江沿线特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但同时,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将是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继续先污染后治理这一传统路径?还是总结过去的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机制? 在此次论坛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微博]提出:碳市场是治理城市群中城市病的有效市场手段,通过“总量控制+市场激励”模式,不仅能够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社会减排成本,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减排的积极性。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将是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支撑。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处长蒋兆理表示,为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国家发改委去年12月正式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7号令),进一步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拟在湖北、北京、天津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 中央先后在中部湖北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低碳城市、排污权交易等一系列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试点、示范,为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谋划“中部绿色崛起”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而湖北作为中部唯一的碳市场,自2014年启动以来备受关注。 据介绍,经过一年的运行,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市场指标仅次于欧盟碳市场。截至2015年3月31日,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1186万吨,交易总额2.7亿元人民币(6.2150, 0.0065, 0.10%),分别占全国成交总量48%和成交总额的32%;同时,湖北碳金融产品创新数量与规模始终保持全国第一,各类碳金融授信已达800亿元。与此同时,碳市场的建立极大的调动了企业投资减排、主动减排的积极性。据统计,碳交易启动后,企业2014年在节能改造上的投资比2013年提高38%,部分控排企业通过碳交易已经直接获取减排收益5534万元。 有鉴于此,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北省行政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经济学会会长邹德文表示,中部地区是我国碳金融市场天然的资金凹地,湖北武汉已初具全国碳市场中心、碳金融中心、碳定价中心雏形,建议在武汉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通过金融市场手段推进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此次论坛期间,湖北碳市场与碳金融创新又有新的成果落地。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全国首个碳信托基金宣布正式进入湖北碳市场,全国相继设立的4支碳市场基金目前已全部进入湖北碳市场;与此同时,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也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签订“碳市场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湖北碳市场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向全国碳市场和金融市场延伸。
2015-04-08
详情
各项交易指标全国第一 年内控排主体将新增46家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刘晓杰 通讯员张熙)在多项核心指标竞得头把交椅后,作为全国7个首批试点之一,今年,我省碳排放权交易将迎来首年大考。昨日,楚天金报从省发改委获悉,自本月中旬起,我省138家首批控排大户将进入核查履约阶段,“配额不够的就要在市场上购买”。“去年,我们碳交易直接受益达到100万元。”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中心主任方娅兰告诉记者称,通过一项废气回收技术改造,“公司每年多生产1万吨液化天然气”。“各项交易指标都是全国第一。”省碳排放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到目前为止,通过碳交易市场,我省减排二氧化碳61万吨,部分企业直接获取减排收益超过2000万元“省外投资者占55%,累计引进省外和境外资金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据楚天金报了解到,今年,我省纳入控排企业数量将增至184家,同时,我省将碳排放控制责任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未履约企业,在申报国家和省节能减排项目、新建项目将不予受理,建立履约黑名单制度”。 “碳交易是大势所趋。”省发改委气候处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已列入中央改革清单,“2016年,国家建立全国碳市场,纳入控排企业门槛是企业年能耗为1万吨标煤。”
2015-03-25
详情
我省碳交易首次“大考”临近 138家企业迎来首个履约期
湖北日报讯 我省碳交易将迎来首次履约期“大考”。从昨日召开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首次履约动员暨核查工作启动会获悉,5月份138家企业要提交和排放量相等的配额,按期履约。 去年,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共有11家企业纳入碳交易。“碳交易促进了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我们从节能减排中尝到了甜头。”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方娅兰介绍,过去,合成氨产生的废气进入锅炉燃烧产生热能,现在,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合成氨废气全部回收用来生产LNG,每年产量为1万吨。 按照要求,3月16日,第三方核查机构将进入企业开展核查,为期1个月。5月1日起,企业根据排放核查数据开始进行履约,在注册登记系统中按照要求提交和排放量相等的配额,配额不够的在交易系统中购买。5月29日履约工作结束。 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甄建桥介绍,目前全国7个试点,已有5个试点省市完成履约,履约率高达95%以上,湖北是7个试点中仅剩的未履约的两个试点之一。履约的好坏,直接影响我省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省发改委将根据企业履约情况针对违约企业实施处罚。 目前,我省还有24家企业没有领取配额,有的还没有开户,有的开户了还未激活。省发改委提醒,碳交易是大势所趋,2016年国家将建立全国碳市场,纳入的门槛是年综合能耗为1万吨标煤的企业。未来国家碳市场的处罚措施将会更加严厉,每吨将处以300元的罚款。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分析,随着履约期临近,我省碳交易将更加活跃,或将量价齐升。今年,我省碳交易还将纳入48家新增企业。
2015-02-25
详情
碳市场交易总量突破千万吨 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湖北日报讯 (记者廖志慧、通讯员张熙)昨天,湖北碳市场传出好消息:2014年,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交易额2.34亿元,各项交易数据均全国领先。 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省碳市场总成交量1020万吨,其中公开拍卖200万吨、协议转让120万吨、二级市场交易700万吨。二级市场交易量、交易总额、累计日成交量分别占全国的48%、31%和56%,均居全国第一。 此外,我省碳市场还是国内首个外资主体参与的碳市场。当前累计开户925户,在全国7个试点中位居首位。其中,省外投资者占55%,累计引进省外和境外资金1.5亿元。碳金融创新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已成功发放碳质押贷款、发行碳基金,计划将发行碳债券。 目前,碳市场激励减排机制已初步形成。部分控排企业已直接获得减排收益2000多万元。通过神农架林区和通山县的林业碳汇项目试点,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统筹规划了近200万亩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预计碳汇收入近1000万元。
2015-01-05
详情
《楚天金报》报道:湖北碳交易全国试点最火
湖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昨日,记者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获悉,到目前为止,凭借单日成交量、市场规模和产品创新等核心指标,湖北碳市位居国内试点省(市)首位。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批试点全部开市和国家碳交易管理办法出台的基础之上,全国碳市的基本框架逐步清晰。 刷新多个行业纪录 湖北成交量占全国半壁江山 “12月份日均成交3.4万吨,占全国当日交易量的56%。”昨日,中心副总经理王海告诉楚天金报记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4月2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截至2014年12月20日,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总量已达671万吨,占全国交易总量的48%;交易总额为1.6亿元,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据其介绍,目前,在全国7个试点省(市)中,湖北碳市在开户数、单日成交量、市场规模和产品创新等各项核心指标方面位居首位。仅8个月时间,湖北碳市就刷新了一个个行业纪录:单日最大成交量、国内市场规模第一、国内首单碳质押贷款、国内首只碳基金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首个外资主体参与的碳交易市场,湖北已累计引进省外和境外资金1.5亿元,碳市场成为社会投资新热点,碳资产价值进一步得到认可。 另外,我省现有12个行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其中华新水泥等138家共减排二氧化碳已超过60万吨,通过出售剩余碳排放配额,获得近600万元收益。 基本框架已定 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待启 “最近几天,美国环保协会、广东省发改委等机构都来参观。”中心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配额分配、平台建设、流动性建设等关键环节,我省一直在改革创新,以期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 对此,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哲军表示,一定要抓住试点契机,培育全国碳交易市场中心是当务之急,“留给湖北的时间并不多了”。 据楚天金报记者了解,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全国统一碳市建设的工作部署,2014-2015年为前期准备阶段,2016-2019年为第一阶段,2019年之后为第二阶段,扩大覆盖范围、完善规则体系,并探索与国际碳市全面对接。“目前,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中,湖北、上海、深圳等试点省(市)近期交易量逐步放大,流动性表现良好。”王海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实施,必将有效推动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进程。
2015-01-01
详情
“湖北碳市夺国内第一市:入选湖北十大经济事件
湖北碳市夺国内第一市 事件回顾 作为国家确定的7个试点之一,2014年4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鸣锣开市,这也意味着,体量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全面上线。 用了8个月的时间,湖北碳市成就了一个个行业奇迹:单日最大成交量、国内市场规模第一,国内首单碳质押贷款,国内首只碳基金……当前,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全国第一个碳期货试点。 专家点评 “目前,各项指标都稳居全国行业第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海说,我省碳排放成交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具备较好市场流动性,活力十足”。(记者刘晓杰)
2014-12-31
详情
上一页
1
2
...
18
19
20
21
22
...
25
26
下一页
转到
页
快速通道
入市指南
网上开户
客户端下载
湖北统一环境权益交易平台
咨询电话
碳交易业务
400-870-8730 18971466039
碳金融业务
027-86657657
友情链接
相关网站
生态环境部↗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宏泰集团↗
中碳登↗
其他地方链接
北京绿色交易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天津排放交易所↗
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深圳碳排放交易所↗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